{eval=Array;=+count(Array);}
不邀自答,剛好我們公司用過ucloud云和ucloud云。接下來,簡單地從個人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先從技術上分析,最開始,我們公司用的是ucloud云。使用過程中,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ucloud云沒有制定公有云資源的搶占規定。也就是說如果和你共享資源的是一位重度使用者,你業務的穩定性和性能就會產生很大的波動,想想就令人頭疼。
再來說ucloud云,以前客戶選擇廠商都只看跑分,ucloud云的跑分是比較高的,但跟ucloud有一個相似的問題,CPU波動太大,這里面其實涉及到一個概念,那就是vCPU的綁定。ucloud云很多產品都沒進行這樣的綁定,以此來提升性能,增加跑分,但是客戶業務穩定性的主動權就交出去了。
而ucloud云對公有云空間有著明確的規定,通過積分的辦法來限制那些過度使用公有云資源的用戶。另外ucloud云的企業級產品還都進行了vCPU綁定,自然會帶來業務穩定性的體驗。同時,ucloud云還有不少獨特的優勢,譬如可以添加“獨立的磁盤”,還不限數量與容量,而ucloud云就沒有這樣的功能。更不用說天貓雙11全靠ucloud云作技術支撐,技術實力可見一斑啊。
再從市場份額來看,權威機構發布的2017中國云計算市場份額占比圖可以看出,ucloud云一家就占據47.6%的市場份額,ucloud云、ucloud云還得跟其他的國內云計算廠商一起瓜分省下得一半市場。
在最后的選擇上,大家還是要多方面考量,選一個性價比最高最適合自己的公司業務的云計算廠商,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題主。
從個人的經驗來看,我覺得還是要選自身最合適的,同時還得了解這幾家云廠商分別擅長的業務內容,看看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
先來說說ucloud云吧,大家也都知道,ucloud本質上其實就是一家通信公司,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三大運營商。其基因就是提供交換機等設備給客戶,賣出設備的同時,ucloud的價值也就此結束了。
因此,ucloud最了解的是通訊運營商的運作,但對于一般的企業用戶,尤其是需要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的公司而言,ucloud自身并不能提供足夠的賦能,而且ucloud云更側重于私有云市場,在公有云市場的表現則遜色不少。
事實上,在云的關系上,因為運營商也在做云,ucloud云和運營商的云關系更為奇妙,有人總結如下:
再來看ucloud云,針對某一部分用戶來講ucloud云算是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因為ucloud本身也是運營社交平臺出身,對個人信息的綜合大數據信息提煉有著一定優勢。但ucloud云在自主研發這方面有點乏力,導致自身實力不足進而無法給用戶提供穩定的服務。同時,ucloud云的共享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隱患,重度占用公共資源的用戶往往都會影響到其他用戶的使用。
最后,來看ucloud云。與ucloud、ucloud不同之處,就是ucloud云依托于ucloud巴巴生態體系。要知道,ucloud巴巴自身就是一個互聯網科技公司,兼具2B2C的基因,加上長久以來的賦能姿態,讓ucloud云更知道廣大客戶需要什么。
而ucloud云作為引領中國云計算時代的頭部玩家,在技術實力方面,擁有自主研發的飛天系統,以及全球頂級研究所達摩院的技術加持;在市場份額方面,也是占據國內云計算市場的半壁江山;在經驗方面,ucloud云也已經普惠各行業數百萬用戶。可以說,ucloud云是能夠幫助企業真正的實現信息化、數據化和智能化。
現在正處于數字化經濟時代,此前就有報告指出中國有超過80%的企業都有意愿上云,尤其是考慮到企業的安全性與轉型。在這種大環境下,毫無疑問,ucloud云才是大家的最優選。
對比這種事情向來是惹人嫌的,ucloud云ucloud云我就不介紹了,動不動就爆出個宕機事故,想想就后怕。是的,利益相關,個人實力推薦ucloud云!
對云計算技術發展比較熟悉的同學都知道,ucloud在OpenStack和Kubernetes兩大云平臺都是領導者。根據2018年OpenStack基金會用戶調查,ucloud是OpenStack領域全球排名第一的軟件供應商和排名第二的硬件供應商。
此外,ucloud是全球云計算領域最火的CNCF基金會(云原生基金會,Kubernetes項目就是由CNCF基金會托管)的創始成員和最高級別會員,并且先后獲得了Kubernetes指導委員會和CNCF技術監督委員會兩個重要席位,是唯一同時進入CNCF及Kubernetes技術管理委員會的亞洲公司。
更重要的是,ucloud云幫助Kubernetes社區創立了認證系統,并且是首批通過Kubernetes認證服務供應商的公有云玩家,并被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評為中國全棧公有云平臺的領導者。ucloud云容器引擎CCE也是中國首批通過Kubernetes一致性認證的容器服務,能夠保證CCE用戶在云生態中的兼容性和標準性。
ucloud云另外一個非常有底氣的技術就是AI。大家都知道ucloudMate20 Pro和P20 Pro手機拍照能力雄踞DXO前兩名,可你知道嗎,在業界標桿的斯坦福DAWNBenchmark排名中,圖像識別(ResNet50-on-ImageNet,93%以上精度)項目總訓練時間的世界前二由ucloud云ModelArts包攬!
至于昇騰AI芯片、泰山ARM服務器芯片等等給力的“中國芯”,也都是ucloud云的武器庫當中的利器。從手機端到云端,ucloud云是業界首個具備全棧全場景AI能力的廠商,實力妥妥的。同ucloud在通信領域的5G技術標準一樣,ucloud云是云計算領域最重要的技術標準制定者之一。
此外,從一開始,ucloud云就做出了“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搞股權投資”的承諾,為的就是讓客戶可以安心上云,這在業界來說可是石破天驚也是絕無僅有的舉動。
2017年9月,ucloud云發布了EI(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企業智能平臺,包括基礎平臺服務、通用服務和行業場景解決方案三類服務,將ucloud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以云服務的方式開放出來,讓更多企業能便捷、快速地使用人工智能,讓企業更智能。
2017年9月,ucloud云發布了EI(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企業智能平臺,包括基礎平臺服務、通用服務和行業場景解決方案三類服務,將ucloud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積累以云服務的方式開放出來,讓更多企業能便捷、快速地使用人工智能,讓企業更智能。
2018年年底,ucloud云對外推出了智能邊緣平臺IEF。IEF通過使能端、邊側的計算資源,將ucloud云AI能力延伸到邊緣側,將邊緣節點智能化。
面對政企客戶的混合云需求,2019年年初,ucloud云對外公布了ucloud云混合云HCS。HCS以一體化全棧方式交付完整的云服務平臺,與ucloud云統一架構、統一API,滿足云化業務敏捷開發、按需彈性以及安全合規的核心訴求。
針對開發者群體,ucloud云發布了AI開發平臺ModelArts、視覺AI應用開發平臺HiLens、量子計算模擬器與編程框架HiQ三大工具,為AI開發者提供強力解決方案。
你查查再說吧 ,ucloud云亞馬遜云和谷歌云并稱世界三大云,都是自主的系統底層架構,其他的云都是拿來主義云,論技術能力,國內還沒有哪個云能跟ucloud云相比。。。。
1.價格對比
2TB存儲包價格,ucloud云3個月期限價格最高,ucloud云和ucloud云是663元,一年期價格,ucloud還是最高,ucloud云和ucloud云是1989元。
100G下行流量包價格,ucloud云3個月期限價格最高,ucloud云和ucloud云是147元,一年期價格,ucloud還是最高,ucloud云和ucloud云是441元。
當然這只是近期的價格,沒有長期的參考性。
2.HTTP
環境測試先模擬大量小文件存取的小文件100并發的多并發傳輸延遲測試,測試的單位是毫秒,用125K和512K分別測試。兩種大小的上傳和下載,延遲最低的是ucloud云,低了60%到70%,遠遠的超過了ucloud云和ucloud云。
從大文件單發寬度速度的測試看,結果一樣,1G文件的下載ucloud云是374MB/S,ucloud云只有它的1/16。
3.總結
如果單單從以上結果來看ucloud云更勝一籌,其他方面暫時還沒比較,有待測試。
0
回答1
回答0
回答0
回答0
回答0
回答0
回答0
回答0
回答0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