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xxxx99真实实拍_久久不雅视频_高清韩国a级特黄毛片_嗯老师别我我受不了了小说

資訊專欄INFORMATION COLUMN

Python工具分析風險數據

Berwin / 987人閱讀

摘要:小安分析的數據主要是用戶使用代理訪問日志記錄信息,要分析的原始數據以的形式存儲。下面小安帶小伙伴們一起來管窺管窺這些數據。在此小安一定一定要告訴你,小安每次做數據分析時必定使用的方法方法。

隨著網絡安全信息數據大規模的增長,應用數據分析技術進行網絡安全分析成為業界研究熱點,小安在這次小講堂中帶大家用Python工具對風險數據作簡單分析,主要是分析蜜罐日志數據,來看看一般大家都使用代理ip干了一些啥事。

大家可能會問啥是蜜罐,網上一些黑客或技術人員經常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需要隱藏自己身份,這樣他們會使用代理IP來辦事。而蜜罐(Honeypot)是一種新型的主動防御的安全技術,它是一個專門為了被攻擊或入侵而設置的欺騙系統——既可以用于保護產品系統,又可用于搜集黑客信息,是一種配置靈活、形式多樣的網絡安全技術。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提供大量代理IP,引誘一些不法分子來使用代理這些代理ip,從而搜集他們的信息。

數據分析工具介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此小安向大家介紹一些Python數據分析的“神兵利器“。

Python中著名的數據分析庫Panda

Pandas庫是基于NumPy 的一種工具,該工具是為了解決數據分析任務而創建,也是圍繞著 Series 和 DataFrame 兩個核心數據結構展開的,其中Series 和 DataFrame 分別對應于一維的序列和二維的表結構。

Pandas提供了大量能使我們快速便捷地處理數據的函數和方法。這個庫優點很多,簡單易用,接口抽象得非常好,而且文檔支持實在感人。你很快就會發現,它是使Python成為強大而高效的數據分析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數據可視化采用Python上最常用的Matplotlib庫

Matplotlib是一個Python的圖形框架,也是Python最著名的繪圖庫,它提供了一整套和Matlab相似的命令API,十分適合交互式地進行制圖。

我們有了這些“神兵利器“在手,下面將帶大家用Python這些工具對蜜罐代理數據作一個走馬觀花式的分析介紹。

1.引入工具–加載數據分析包

啟動IPython notebook,加載運行環境:

%matplotlib inline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datetime import timedelta, datetime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2.數據準備

俗話說: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安分析的數據主要是用戶使用代理IP訪問日志記錄信息,要分析的原始數據以CSV的形式存儲。這里首先要介紹到pandas.read_csv這個常用的方法,它將數據讀入DataFrame。

analysis_data = pd.read_csv("./honeypot_data.csv") 

對的, 一行代碼就可以將全部數據讀到一個二維的表結構DataFrame變量,感覺很簡單有木有啊!!!當然了用Pandas提供的IO工具你也可以將大文件分塊讀取,再此小安測試了一下性能,完整加載約21530000萬條數據也大概只需要90秒左右,性能還是相當不錯。

3.數據管窺

一般來講,分析數據之前我們首先要對數據有一個大體上的了解,比如數據總量有多少,數據有哪些變量,數據變量的分布情況,數據重復情況,數據缺失情況,數據中異常值初步觀測等等。下面小安帶小伙伴們一起來管窺管窺這些數據。

使用shape方法查看數據行數及列數

analysis_data.shape
Out: (21524530, 22) #這是有22個維度,共計21524530條數據記的DataFrame

使用head()方法默認查看前5行數據,另外還有tail()方法是默認查看后5行,當然可以輸入參數來查看自定義行數

analysis_data.head(10) 

這里可以了解到我們數據記錄有用戶使用代理IP日期,代理header信息,代理訪問域名,代理方法,源ip以及蜜罐節點信息等等。在此小安一定一定要告訴你,小安每次做數據分析時必定使用的方法–describe方法。pandas的describe()函數能對數據進行快速統計匯總:

對于數值類型數據,它會計算出每個變量: 總個數,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標準差,50%分位數等等;

非數值類型數據,該方法會給出變量的: 非空值數量、unique數量(等同于數據庫中distinct方法)、最大頻數變量和最大頻數。

由head()方法我們可以發現數據中包含了數值變量、非數值變量,我們首先可以利用dtypes方法查看DataFrame中各列的數據類型,用select_dtypes方法將數據按數據類型進行分類。然后,利用describe方法返回的統計值對數據有個初步的了解:

df.select_dtypes(include=["O"]).describe() 

df.select_dtypes(include=["float64"]).describe()

簡單的觀察上面變量每一維度統計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到大家獲取代理數據的長度平均1670個字節左右。同時,也能發現字段scan_os_sub_fp,scan_scan_mode等存在空值等等信息。這樣我們能對數據整體上有了一個大概了解。

4.數據清洗

由于源數據通常包含一些空值甚至空列,會影響數據分析的時間和效率,在預覽了數據摘要后,需要對這些無效數據進行處理。

一般來說,移除一些空值數據可以使用dropna方法, 當你使用該方法后,檢查時發現 dropna() 之后幾乎移除了所有行的數據,一查Pandas用戶手冊,原來不加參數的情況下, dropna() 會移除所有包含空值的行。

如果你只想移除全部為空值的列,需要加上 axis 和 how 兩個參數:

analysis_data.dropna(axis=1, how="all")

另外,也可以通過dropna的參數subset移除指定列為空的數據,和設置thresh值取移除每非None數據個數小于thresh的行。

analysis_data.dropna(subset=["proxy_host", "srcip"])
#移除proxy_host字段或srcip字段沒有值的行
analysis_data.dropna(thresh=10)
#移除所有行字段中有值屬性小于10的行
5.統計分析

再對數據中的一些信息有了初步了解過后,原始數據有22個變量。從分析目的出發,我將從原始數據中挑選出局部變量進行分析。這里就要給大家介紹pandas的數據切片方法loc。

loc([start_row_index:end_row_index,[‘timestampe’, ‘proxy_host’, ‘srcip’]])是pandas重要的切片方法,逗號前面是對行進行切片;逗號后的為列切片,也就是挑選要分析的變量。

如下,我這里選出日期,host和源IP字段——

analysis_data = analysis_data.loc([:, [‘timestampe’,"proxy_host","srcip"]])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蜜罐代理每日使用數據量,我們將數據按日統計,了解每日數據量PV,并將結果畫出趨勢圖。

daily_proxy_data = analysis_data[analysis_data.module=="proxy"]
daily_proxy_visited_count = daily_proxy_data.timestamp.value_counts().sort_index()
daily_proxy_visited_count.plot()

對數據列的丟棄,除無效值和需求規定之外,一些表自身的冗余列也需要在這個環節清理,比如說DataFrame中的index號、類型描述等,通過對這些數據的丟棄,從而生成新的數據,能使數據容量得到有效的縮減,進而提高計算效率。

由上圖分析可知蜜罐代理使用量在6月5號,19-22號和25號這幾天呈爆炸式增長。那么這幾天數據有情況,不正常,具體是神馬情況,不急,后面小安帶大家一起來慢慢揪出來到底是那些人(源ip) 干了什么“壞事”。

進一步分析, 數據有異常后,再讓我們來看看每天去重IP數據后量及其增長量。可以按天groupby后通過nunique()方法直接算出來每日去重IP數據量。

daily_proxy_data = analysis_data[analysis_data.module=="proxy"]
daily_proxy_visited_count = daily_proxy_data.groupby(["proxy_host"]).srcip.nunique()
daily_proxy_visited_count.plot()

究竟大部分人(源ip)在干神馬?干神馬?干神馬?讓我們來看看被訪問次數最多host的哪些,即同一個host關聯的IP個數,為了方便我們只查看前10名熱門host。

先選出host和ip字段,能過groupby方法來group 每個域名(host),再對每個域名的ip訪問里unique統計。

host_associate_ip = proxy_data.loc[:, ["proxy_host", "srcip"]]
grouped_host_ip = host_associate_ip.groupby(["proxy_host"]).srcip.nunique()
print(grouped_host_ip.sort_values(ascending=False).head(10))
代理訪問host 源ip
col 3 is right-aligned
col 2 is centered
zebra stripes are neat
www.gan**.com 1113
wap.gan**.com 913
webim.gan**.com 710
cgi.**.qq.com 621
www.baidu.com 615
loc.*.baidu.com 543
www.gan**.com 1113
baidu.com 515
www.google.com 455
www.bing.com 428
12**.ip138.com 405

再細細去看大家到底做了啥——查看日志數據發現原來在收集像二手車價格,工人招聘等等信息。從熱門host來看,總得來說大家使用代理主要還是獲取百度,qq,Google,Bing這類婦孺皆知網站的信息。

下面再讓我們來看看是誰用代理IP“干事”最多,也就是看看誰的IP訪問不同host的個數最多。

host_associate_ip = proxy_data.loc[:, ["proxy_host", "srcip"]]
grouped_host_ip = host_associate_ip.groupby(["srcip"_host"]).proxy_host.nunique()
print(grouped_host_ip.sort_values(ascending=False).head(10))

哦,發現目標IP為123..*.155的小伙子有大量訪問記錄, 進而查看日志,原來他在大量收集酒店信息。 好了,這樣我們就大概能知道誰在干什么了,再讓我們來看看他們使用proxy持續時長,誰在長時間里使用proxy。 代碼如下——

這里不給大家細說代碼了,只給出如下偽代碼。

date_ip = analysis_data.loc[:,["timestamp","srcip"]]
grouped_date_ip = date_ip.groupby(["timestamp", "srcip"])
#計算每個源ip(srcip)的訪問日期
all_srcip_duration_times = ...
#算出最長連續日期天數
duration_date_cnt =  count_date(all_srcip_duration_times)

好了,到此我也就初略的知道那些人做什么,誰用代理時長最長等等問題額。取出ip = 80...38的用戶使用代理ip訪問數據日志,發現原來這個小伙子在長時間獲取搜狐images。

蜜罐在全國各地部署多個節點,再讓我們來看看每個源ip掃描蜜罐節點總個數,了解IP掃描節點覆蓋率。結果見如下:

# 每個IP掃描的IP掃描節點總個數
node = df[df.module=="scan"]
node = node.loc[:,["srcip","origin_details"]]
grouped_node_count = node.groupby(["srcip"]).count()
print grouped_node_count.sort_values(["origin_details"], ascending=False).head(10)

由上述兩表初步可知,一些結論:如源ip為182...205的用戶長時間對蜜罐節點進行掃描,mark危險用戶等等。

結語

給大家簡單介紹的用python工具,主要是pandas庫來分析數據,當然這個庫的功能非常強大,更多的還是要大家自己去使用和探索。

反爬蟲

文章來源:http://bigsec.com/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38111.html

相關文章

  • 一份關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報告

    摘要:為了你最好的未來,請不斷的學習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時代已經到來了,這些領域都有可能對印度的行業產生重大的影響。在印度努力重振生產力增長的同時,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有望填補這一空白。 showIm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3825820-702c6873cd07cfc3.jpg?imageMogr2/...

    Carbs 評論0 收藏0
  • 測試管理之項目軟件測試風險管理實踐

    摘要:在軟件測試活動中,作為一名測試人員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場景,在測試一個特性或者制定一份測試方案時,往往會想著進行簡單測試做簡單設計,認為這個場景出現的概率太低,幾乎不可能會存在,不測了實際應用時不可能會有這么大的用戶量, ...

    用戶84 評論0 收藏0

發表評論

0條評論

最新活動
閱讀需要支付1元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