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言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構建了一個有工作量證明機制的區塊鏈。在今天的內容中,我們會將區塊鏈持久化到一個數據庫中,然后會提供一個簡單的命令行接口,用來完成一些與區塊鏈的交互操作。這同樣也意味著,一個也就是區塊鏈的一種標識符。
翻譯的系列文章我已經放到了 GitHub 上:blockchain-tutorial,后續如有更新都會在 GitHub 上,可能就不在這里同步了。如果想直接運行代碼,也可以 clone GitHub 上的教程倉庫,進入 src 目錄執行 make 即可。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構建了一個有工作量證明機制的區塊鏈。有了工作量證明,挖礦也就有了著落。雖然目前的實現離一個有著完整功能的區塊鏈越來越近了,但是它仍然缺少了一些重要的特性。在今天的內容中,我們會將區塊鏈持久化到一個數據庫中,然后會提供一個簡單的命令行接口,用來完成一些與區塊鏈的交互操作。本質上,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庫,不過,我們暫時先忽略 “分布式” 這個部分,僅專注于 “存儲” 這一點。
選擇數據庫目前,我們的區塊鏈實現里面并沒有用到數據庫,而是在每次運行程序時,簡單地將區塊鏈存儲在內存中。那么一旦程序退出,所有的內容就都消失了。我們沒有辦法再次使用這條鏈,也沒有辦法與其他人共享,所以我們需要把它存儲到磁盤上。
那么,我們要用哪個數據庫呢?實際上,任何一個數據庫都可以。在 比特幣原始論文 中,并沒有提到要使用哪一個具體的數據庫,它完全取決于開發者如何選擇。?Bitcoin Core ,最初由中本聰發布,現在是比特幣的一個參考實現,它使用的是 ?LevelDB。而我們將要使用的是...
BoltDB因為它:
非常簡單和簡約
用 Go 實現
不需要運行一個服務器
能夠允許我們構造想要的數據結構
BoltDB GitHub 上的 README 是這么說的:
Bolt 是一個純鍵值存儲的 Go 數據庫,啟發自 Howard Chu 的 LMDB. 它旨在為那些無須一個像 Postgres 和 MySQL 這樣有著完整數據庫服務器的項目,提供一個簡單,快速和可靠的數據庫。由于 Bolt 意在用于提供一些底層功能,簡潔便成為其關鍵所在。它的
API 并不多,并且僅關注值的獲取和設置。僅此而已。
聽起來跟我們的需求完美契合!來快速過一下:
Bolt 使用鍵值存儲,這意味著它沒有像 SQL RDBMS (MySQL,PostgreSQL 等等)的表,沒有行和列。相反,數據被存儲為鍵值對(key-value pair,就像 Golang 的 map)。鍵值對被存儲在 bucket 中,這是為了將相似的鍵值對進行分組(類似 RDBMS 中的表格)。因此,為了獲取一個值,你需要知道一個 bucket 和一個鍵(key)。
需要注意的一個事情是,Bolt 數據庫沒有數據類型:鍵和值都是字節數組(byte array)。鑒于需要在里面存儲 Go 的結構(準確來說,也就是存儲(塊)Block),我們需要對它們進行序列化,也就說,實現一個從 Go struct 轉換到一個 byte array 的機制,同時還可以從一個 byte array 再轉換回 Go struct。雖然我們將會使用 ?encoding/gob? 來完成這一目標,但實際上也可以選擇使用 JSON, XML, Protocol Buffers 等等。之所以選擇使用 encoding/gob, 是因為它很簡單,而且是 Go 標準庫的一部分。
數據庫結構在開始實現持久化的邏輯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決定到底要如何在數據庫中進行存儲。為此,我們可以參考 Bitcoin Core 的做法:
簡單來說,Bitcoin Core 使用兩個 “bucket” 來存儲數據:
其中一個 bucket 是 blocks,它存儲了描述一條鏈中所有塊的元數據
另一個 bucket 是 chainstate,存儲了一條鏈的狀態,也就是當前所有的未花費的交易輸出,和一些元數據
此外,出于性能的考慮,Bitcoin Core 將每個區塊(block)存儲為磁盤上的不同文件。如此一來,就不需要僅僅為了讀取一個單一的塊而將所有(或者部分)的塊都加載到內存中。但是,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并不會實現這一點。
在 blocks 中,key -> value 為:
key | value |
---|---|
b + 32 字節的 block hash | block index record |
f + 4 字節的 file number | file information record |
l + 4 字節的 file number | the last block file number used |
R + 1 字節的 boolean | 是否正在 reindex |
F + 1 字節的 flag name length + flag name string | 1 byte boolean: various flags that can be on or off |
t + 32 字節的 transaction hash | transaction index record |
在 chainstate,key -> value 為:
key | value |
---|---|
c + 32 字節的 transaction hash |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 record for that transaction |
B | 32 字節的 block hash: the block hash up to which the database represents the 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 |
詳情可見 這里:_Data_Storage)。
因為目前還沒有交易,所以我們只需要 blocks bucket。另外,正如上面提到的,我們會將整個數據庫存儲為單個文件,而不是將區塊存儲在不同的文件中。所以,我們也不會需要文件編號(file number)相關的東西。最終,我們會用到的鍵值對有:
32 字節的 block-hash -> block 結構
l -> 鏈中最后一個塊的 hash
這就是實現持久化機制所有需要了解的內容了。
序列化上面提到,在 BoltDB 中,值只能是 []byte 類型,但是我們想要存儲 Block 結構。所以,我們需要使用 encoding/gob 來對這些結構進行序列化。
讓我們來實現 Block 的 Serialize 方法(為了簡潔起見,此處略去了錯誤處理):
func (b *Block) Serialize() []byte { var result bytes.Buffer encoder := gob.NewEncoder(&result) err := encoder.Encode(b) return result.Bytes() }
這個部分比較直觀:首先,我們定義一個 buffer 存儲序列化之后的數據。然后,我們初始化一個 gob encoder 并對 block 進行編碼,結果作為一個字節數組返回。
接下來,我們需要一個解序列化的函數,它會接受一個字節數組作為輸入,并返回一個 Block. 它不是一個方法(method),而是一個多帶帶的函數(function):
func DeserializeBlock(d []byte) *Block { var block Block decoder := gob.NewDecoder(bytes.NewReader(d)) err := decoder.Decode(&block) return &block }
這就是序列化部分的內容了。
持久化讓我們從 NewBlockchain 函數開始。在之前的實現中,它會創建一個新的
Blockchain 實例,并向其中加入創世塊。而現在,我們希望它做的事情有:
打開一個數據庫文件
檢查文件里面是否已經存儲了一個區塊鏈
如果已經存儲了一個區塊鏈:
創建一個新的 Blockchain 實例
設置 Blockchain 實例的 tip 為數據庫中存儲的最后一個塊的哈希
如果沒有區塊鏈:
創建創世塊
存儲到數據庫
將創世塊哈希保存為最后一個塊的哈希
創建一個新的 Blockchain 實例,其 tip 指向創世塊(tip 有尾部,尖端的意思,在這里 tip 存儲的是最后一個塊的哈希)
代碼大概是這樣:
func NewBlockchain() *Blockchain { var tip []byte db, err := bolt.Open(dbFile, 0600, nil) err = db.Update(func(tx *bolt.Tx) error {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if b == nil { genesis := NewGenesisBlock() b, err := tx.CreateBucket([]byte(blocksBucket)) err = b.Put(genesis.Hash, genesis.Serialize()) err = b.Put([]byte("l"), genesis.Hash) tip = genesis.Hash } else { tip = b.Get([]byte("l")) } return nil }) bc := Blockchain{tip, db} return &bc }
來一段一段地看下代碼:
db, err := bolt.Open(dbFile, 0600, nil)
這是打開一個 BoltDB 文件的標準做法。注意,即使不存在這樣的文件,它也不會返回錯誤。
err = db.Update(func(tx *bolt.Tx) error { ... })
在 BoltDB 中,數據庫操作通過一個事務(transaction)進行操作。有兩種類型的事務:只讀(read-only)和讀寫(read-write)。這里,打開的是一個讀寫事務(db.Update(...)),因為我們可能會向數據庫中添加創世塊。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if b == nil { genesis := NewGenesisBlock() b, err := tx.CreateBucket([]byte(blocksBucket)) err = b.Put(genesis.Hash, genesis.Serialize()) err = b.Put([]byte("l"), genesis.Hash) tip = genesis.Hash } else { tip = b.Get([]byte("l")) }
這里是函數的核心。在這里,我們先獲取了存儲區塊的 bucket:如果存在,就從中讀取 l 鍵;如果不存在,就生成創世塊,創建 bucket,并將區塊保存到里面,然后更新 l 鍵以存儲鏈中最后一個塊的哈希。
另外,注意創建 Blockchain 一個新的方式:
bc := Blockchain{tip, db}
這次,我們不在里面存儲所有的區塊了,而是僅存儲區塊鏈的 tip。另外,我們存儲了一個數據庫連接。因為我們想要一旦打開它的話,就讓它一直運行,直到程序運行結束。因此,Blockchain 的結構現在看起來是這樣:
type Blockchain struct { tip []byte db *bolt.DB }
接下來我們想要更新的是 AddBlock 方法:現在向鏈中加入區塊,就不是像之前向一個數組中加入一個元素那么簡單了。從現在開始,我們會將區塊存儲在數據庫里面:
func (bc *Blockchain) AddBlock(data string) { var lastHash []byte err := bc.db.View(func(tx *bolt.Tx) error {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lastHash = b.Get([]byte("l")) return nil }) newBlock := NewBlock(data, lastHash) err = bc.db.Update(func(tx *bolt.Tx) error {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err := b.Put(newBlock.Hash, newBlock.Serialize()) err = b.Put([]byte("l"), newBlock.Hash) bc.tip = newBlock.Hash return nil }) }
繼續來一段一段分解開來:
err := bc.db.View(func(tx *bolt.Tx) error {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lastHash = b.Get([]byte("l")) return nil })
這是 BoltDB 事務的另一個類型(只讀)。在這里,我們會從數據庫中獲取最后一個塊的哈希,然后用它來挖出一個新的塊的哈希:
newBlock := NewBlock(data, lastHash)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err := b.Put(newBlock.Hash, newBlock.Serialize()) err = b.Put([]byte("l"), newBlock.Hash) bc.tip = newBlock.Hash檢查區塊鏈
現在,產生的所有塊都會被保存到一個數據庫里面,所以我們可以重新打開一個鏈,然后向里面加入新塊。但是在實現這一點后,我們失去了之前一個非常好的特性:我們再也無法打印區塊鏈的區塊了,因為現在不是將區塊存儲在一個數組,而是放到了數據庫里面。讓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BoltDB 允許對一個 bucket 里面的所有 key 進行迭代,但是所有的 key 都以字節序進行存儲,而且我們想要以區塊能夠進入區塊鏈中的順序進行打印。此外,因為我們不想將所有的塊都加載到內存中(因為我們的區塊鏈數據庫可能很大!或者現在可以假裝它可能很大),我們將會一個一個地讀取它們。故而,我們需要一個區塊鏈迭代器(BlockchainIterator):
type BlockchainIterator struct { currentHash []byte db *bolt.DB }
每當要對鏈中的塊進行迭代時,我們就會創建一個迭代器,里面存儲了當前迭代的塊哈希(currentHash)和數據庫的連接(db)。通過 db,迭代器邏輯上被附屬到一個區塊鏈上(這里的區塊鏈指的是存儲了一個數據庫連接的 Blockchain 實例),并且通過 Blockchain 方法進行創建:
func (bc *Blockchain) Iterator() *BlockchainIterator { bci := &BlockchainIterator{bc.tip, bc.db} return bci }
注意,迭代器的初始狀態為鏈中的 tip,因此區塊將從頭到尾,也就是從最新的到最舊的進行獲取。實際上,選擇一個 tip 就是意味著給一條鏈“投票”。一條鏈可能有多個分支,最長的那條鏈會被認為是主分支。在獲得一個 tip (可以是鏈中的任意一個塊)之后,我們就可以重新構造整條鏈,找到它的長度和需要構建它的工作。這同樣也意味著,一個 tip 也就是區塊鏈的一種標識符。
BlockchainIterator 只會做一件事情:返回鏈中的下一個塊。
func (i *BlockchainIterator) Next() *Block { var block *Block err := i.db.View(func(tx *bolt.Tx) error { b := tx.Bucket([]byte(blocksBucket)) encodedBlock := b.Get(i.currentHash) block = DeserializeBlock(encodedBlock) return nil }) i.currentHash = block.PrevBlockHash return block }
這就是數據庫部分的內容了!
CLI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實現還沒有提供一個與程序交互的接口:目前只是在 main 函數中簡單執行了 NewBlockchain 和 bc.AddBlock 。是時候改變了!現在我們想要擁有這些命令:
blockchain_go addblock "Pay 0.031337 for a coffee" blockchain_go printchain
所有命令行相關的操作都會通過 CLI 結構進行處理:
type CLI struct { bc *Blockchain }
它的 “入口” 是 Run 函數:
func (cli *CLI) Run() { cli.validateArgs() addBlockCmd := flag.NewFlagSet("addblock", flag.ExitOnError) printChainCmd := flag.NewFlagSet("printchain", flag.ExitOnError) addBlockData := addBlockCmd.String("data", "", "Block data") switch os.Args[1] { case "addblock": err := addBlockCmd.Parse(os.Args[2:]) case "printchain": err := printChainCmd.Parse(os.Args[2:]) default: cli.printUsage() os.Exit(1) } if addBlockCmd.Parsed() { if *addBlockData == "" { addBlockCmd.Usage() os.Exit(1) } cli.addBlock(*addBlockData) } if printChainCmd.Parsed() { cli.printChain() } }
我們會使用標準庫里面的 flag 包來解析命令行參數:
addBlockCmd := flag.NewFlagSet("addblock", flag.ExitOnError) printChainCmd := flag.NewFlagSet("printchain", flag.ExitOnError) addBlockData := addBlockCmd.String("data", "", "Block data")
首先,我們創建兩個子命令: addblock 和 printchain, 然后給 addblock 添加 -data 標志。printchain 沒有任何標志。
switch os.Args[1] { case "addblock": err := addBlockCmd.Parse(os.Args[2:]) case "printchain": err := printChainCmd.Parse(os.Args[2:]) default: cli.printUsage() os.Exit(1) }
然后,我們檢查用戶提供的命令,解析相關的 flag 子命令:
if addBlockCmd.Parsed() { if *addBlockData == "" { addBlockCmd.Usage() os.Exit(1) } cli.addBlock(*addBlockData) } if printChainCmd.Parsed() { cli.printChain() }
接著檢查解析是哪一個子命令,并調用相關函數:
func (cli *CLI) addBlock(data string) { cli.bc.AddBlock(data) fmt.Println("Success!") } func (cli *CLI) printChain() { bci := cli.bc.Iterator() for { block := bci.Next() fmt.Printf("Prev. hash: %x ", block.PrevBlockHash) fmt.Printf("Data: %s ", block.Data) fmt.Printf("Hash: %x ", block.Hash) pow := NewProofOfWork(block) fmt.Printf("PoW: %s ", strconv.FormatBool(pow.Validate())) fmt.Println() if len(block.PrevBlockHash) == 0 { break } } }
這部分內容跟之前的很像,唯一的區別是我們現在使用的是 BlockchainIterator 對區塊鏈中的區塊進行迭代:
記得不要忘了對 main 函數作出相應的修改:
func main() { bc := NewBlockchain() defer bc.db.Close() cli := CLI{bc} cli.Run() }
注意,無論提供什么命令行參數,都會創建一個新的鏈。
這就是今天的所有內容了! 來看一下是不是如期工作:
$ blockchain_go printchain No existing blockchain found. Creating a new one... Mining the block containing "Genesis Block" 000000edc4a82659cebf087adee1ea353bd57fcd59927662cd5ff1c4f618109b Prev. hash: Data: Genesis Block Hash: 000000edc4a82659cebf087adee1ea353bd57fcd59927662cd5ff1c4f618109b PoW: true $ blockchain_go addblock -data "Send 1 BTC to Ivan" Mining the block containing "Send 1 BTC to Ivan" 000000d7b0c76e1001cdc1fc866b95a481d23f3027d86901eaeb77ae6d002b13 Success! $ blockchain_go addblock -data "Pay 0.31337 BTC for a coffee" Mining the block containing "Pay 0.31337 BTC for a coffee" 000000aa0748da7367dec6b9de5027f4fae0963df89ff39d8f20fd7299307148 Success! $ blockchain_go printchain Prev. hash: 000000d7b0c76e1001cdc1fc866b95a481d23f3027d86901eaeb77ae6d002b13 Data: Pay 0.31337 BTC for a coffee Hash: 000000aa0748da7367dec6b9de5027f4fae0963df89ff39d8f20fd7299307148 PoW: true Prev. hash: 000000edc4a82659cebf087adee1ea353bd57fcd59927662cd5ff1c4f618109b Data: Send 1 BTC to Ivan Hash: 000000d7b0c76e1001cdc1fc866b95a481d23f3027d86901eaeb77ae6d002b13 PoW: true Prev. hash: Data: Genesis Block Hash: 000000edc4a82659cebf087adee1ea353bd57fcd59927662cd5ff1c4f618109b PoW: true總結
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將會實現地址,錢包,(可能實現)交易。盡請收聽!
鏈接
Full source codes
Bitcoin Core Data Storage:_Data_Storage)
boltdb
encoding/gob
flag
本文源碼:part_3
原文:Building Blockchain in Go. Part 3: Persistence and CLI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23942.html
摘要:到目前為止,我們幾乎已經實現了一個區塊鏈數據庫的所有元素。使用根據在區塊鏈中找到一筆交易。是一個比特幣輕節點,它不需要下載整個區塊鏈,也不需要驗證區塊和交易。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是將一個塊里面的每筆交易哈希連接了起來,將在上面應用了算法。 翻譯的系列文章我已經放到了 GitHub 上:blockchain-tutorial,后續如有更新都會在 GitHub 上,可能就不在這里同步了。如果...
摘要:我們該選擇哪一款數據庫呢事實上,在比特幣白皮書中并沒有明確指定使用哪一種的數據庫,因此這個由開發人員自己決定。詳見精通比特幣第二版第章節交易的輸入與輸出此外,每個區塊數據都是以單獨的文件形式存儲在磁盤上。資料源代碼精通比特幣第二版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13923488?w=1200&h=627); 最...
摘要:我們該選擇哪一款數據庫呢事實上,在比特幣白皮書中并沒有明確指定使用哪一種的數據庫,因此這個由開發人員自己決定。詳見精通比特幣第二版第章節交易的輸入與輸出此外,每個區塊數據都是以單獨的文件形式存儲在磁盤上。資料源代碼精通比特幣第二版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remote/1460000013923488?w=1200&h=627); 最...
摘要:哈希函數被廣泛用于檢測數據的一致性。在區塊鏈中,哈希被用于保證一個塊的一致性。比特幣使用,一個最初用來防止垃圾郵件的工作量證明算法。下面是與前面例子哈希的形式化比較第一個哈?;谟嬎惚饶繕艘?,因此它并不是一個有效的工作量證明。 翻譯的系列文章我已經放到了 GitHub 上:blockchain-tutorial,后續如有更新都會在 GitHub 上,可能就不在這里同步了。如果想直接運...
摘要:盡管我們不會實現一個真實的網絡,但是我們會實現一個真是,也是比特幣最常見最重要的用戶場景。不過,這并不是處于禮貌用于找到一個更長的區塊鏈。意為給我看一下你有什么區塊在比特幣中,這會更加復雜。 翻譯的系列文章我已經放到了 GitHub 上:blockchain-tutorial,后續如有更新都會在 GitHub 上,可能就不在這里同步了。如果想直接運行代碼,也可以 clone GitHu...
閱讀 870·2021-11-18 10:02
閱讀 1671·2019-08-30 15:56
閱讀 2570·2019-08-30 13:47
閱讀 2639·2019-08-29 12:43
閱讀 851·2019-08-29 11:19
閱讀 1783·2019-08-28 18:23
閱讀 2669·2019-08-26 12:23
閱讀 3007·2019-08-23 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