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官方文檔中用到的異步組件,實質就是一個中間件,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封裝表達式的函數,封裝的目的是延遲執行表達式。這時我們需要對一般異步中間件進行處理。
曾經前端的革新是以Ajax的出現為分水嶺,現代應用中絕大部分頁面渲染會以異步流的方式進行。在Redux中,如果要發起異步請求,最合適的位置是在action creator中實現。但我們之前了解到的action都是同步情況,因此需要引入中間件讓action支持異步情況,如異步action(異步請求)為一個函數,或者利用promise來完成,或者是其他自定義的形式等等,下面的middleware就是用來處理這些不同異步action(或者說成actionCreator)的.另外,在Redux社區里還有其他一些處理異步的中間件,它們大同小異,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
redux-thunkredux-thunk 是 redux 官方文檔中用到的異步組件,實質就是一個 redux 中間件,thunk 簡單來說 就是一個封裝表達式的函數,封裝的目的是延遲執行表達式。
redux-thunk 是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其核心思想是讓 action 可以變為一個 thunk ,這樣的話:
同步情況:dispatch(action)
異步情況:dispatch(thunk)
thunk 本質上就是一個函數,函數的參數為 dispatch, 所以一個簡單的 thunk 異步代碼就是如下:
this.dispatch(function (dispatch){ setTimeout(() => { dispatch({type: "THUNK_ACTION"}) }, 1000) })
之前已經講過,這樣的設計會導致異步邏輯放在了組件中,解決辦法為抽象出一個 asyncActionCreator, 這里也一樣,我們就叫 thunkActionCreator 吧,上面的例子可以改為:
export function createThunkAction(payload) { return function(dispatch) { setTimeout(() => { dispatch({type: "THUNK_ACTION", payload: payload}) }, 1000) } } // someComponent.js this.dispatch(createThunkAction(payload))
redux-thunk源碼:
function createThunkMiddleware(extraArgument) { return ({ dispatch, getState }) => next => action => {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 getState, extraArgument); } return next(action); }; } const thunk = createThunkMiddleware(); thunk.withExtraArgument = createThunkMiddleware; export default thunk;
思路:當action為函數的時候,我們并沒有調用next或dispatch方法,而是返回action的調用。這里的action即為一個Thunk函數,以達到將dispatch和getState參數傳遞到函數內的作用。
此時,action可以寫成thunk形式(ThunkActionCreator):
function getweather(url,params){ return (dispatch,getState)=>{ fetch(url,params) .then(result=>{ dispatch({ type:"GET_WEATHER_SUCCESS", payload:result, }); }) .catch(err=>{ dispatch({ type:"GET_WEATHER_ERROR", error:err, }); }); }; }redux-promise
其實?thunk?我們已經有了處理異步的能力, 但是每次我們要自己去手動觸發三個?action, 工作量還是很大的。現在?ajax?很多都會包裝為?promise?對象,,異步請求其實都是利用promise來完成的 因此我們可以對與?dispatch?增加一層判斷, 使得它具有處理具有?promise?屬性的?action?的能力。
import {isFSA} from "flux-standard-action"; function isPromise(val){ return next=>action=>{ if(!isFSA(action)){ return isPromise(action)? action.then(dispatch):next(action); } return isPromise(action.payload) ? action.payload.then( result=>dispatch({...action,payload:result}), error=>{ dispatch({...action,payload:error,error:true}); return Promise.reject(error); } ) : next(action); }; }
思路:redux-promise兼容了FSA標準(了解FSA可參考https://segmentfault.com/a/11...),也就是說將返回的結果保存在payload中。實現過程非常容易理解,即判斷action或action.payload是否為promise,如果是,就執行then,返回的結果再發送一次dispatch。
此時,action可以寫成promise形式(promiseActionCreator):
//利用ES7的async和awaita語法 const fetchData=(url,params)=>fetch(url,params); async function getWeather(url,params){ const result=await fetchData(url,params); if(result.error){ return{ type:"GET_WEATHER_ERROR", error:"result.error", }; } return{ type:"GET_WEATHER_SUCCESS", payload:"result" }; }redux-saga
redux-saga是redux社區一個處理異步流的后起之秀,它與上述方法最直觀的不同就是用generator代替了promise。的確,redux-saga是最優雅的通用解決方案,它有著靈活而強大的協程機制,可以解決任何復雜的異步交互,具體的,放在另一篇文章中詳細介紹。
為action定制的自定義異步中間件在理想情況下,我們不希望通過復雜的方法去請求數據,而是希望通過如下形式一并完成在異步請求過程中的不同狀態:
{ url:"/api/weather.json", params:{ city:encodeURL(city), } type:["GET_WEATHER","GET_WEATHER_SUCCESS","GET_WEATHER_ERROR"], }
可以看到,異步請求action的格式有別于FSA。它并沒有使用type屬性,而使用了types屬性。在請求middleware中,會對action進行格式檢查,若存在url和types屬性,則說明這個action是一個用于發送異步請求的action。此外,并不是所有請求都能攜帶參數,因此params是可選的。
const fetchMiddleware=store=>next=>action=>{ if(!action.url || !Array.isArray(action.types)){ return next(action); } const [LOADING,SUCCESS,ERROR]=action.types; next({ type: LOADING, loading: true, ...action, }); fetch(action.url,{params:action.params}) .then(result=>{ next({ type:SUCCES, loading:false, payload:result, }); }) .catch(err=>{ next({ type:ERROR, laoding:false, error:err, }); }); }使用middleware處理復雜異步流
在實際場景中,我們不但有短連接請求,還有輪詢請求、多異步串聯請求,或是在異步中加入同步處理的邏輯。這時我們需要對一般異步中間件進行處理。
輪詢輪詢是長連接的一種實現方式,它能夠在一定時間內重新啟動自身,然后再次發起請求。基于這個特性,我們可以在上一個中間件的基礎上再寫一個middleware,這里命名為redux-polling:
import setRafTimeout,{clearRafTimeout} from "setRafTimeout"; export default ({dispatch,getState})=>next=>action{ const {poolingUrl,params,types}=action; const isPollingAction=pollingUrl&¶ms&&types; if(!isPollingAction){ return next(action); } let timeoutId=null; const startPolling=(timeout=0)=>{ timeoutId=setRafTimeout(()=>{ const pollingAction={ ...others, url:pollingUrl, timeoutId, }; dispatch(pollingAction).then(data=>{ if(data && data.interval && typeof data.interval=="number"){ startPolling(data.interval*1000); } else { console.error("pollingAction should fetch data contain interval"); } }); },timeout); }; startPolling(); } export const clearPollingTimeout=(timeId)=> { if(timeoutId){ clearRafTimeout(timeId); } };
我們用到了raf函數,它可以讓請求在一定時間內重新啟動;startPolling函數為遞歸函數,這樣可以,滿足輪詢的請求;在API的設計上,還暴露了clearPollingTimeout方法,以便我們在需要時手動停止輪詢。
最后,調用action來發起輪詢:
{ pollingurl:"/api/weather.json", params:{ city:encodeURL(city), }, types:[null,"GET_WEATHER-SUCCESS",null], }
對于長連接,還有其他多種實現方式,最好的方式是對其整體做一次封裝,在內部實現諸如輪詢和WebSocket。
多異步串聯我們可以通過promise封裝來實現不論是否是異步請求,都可以通過promise來傳遞以達到一個統一的效果。
const sequenceMiddlware=({dispatch,getState})=>next=>action=>{ if(!Array.isArray(action)){ return next(action); } return action.reduce((result,currAction)=>{ return result.then(()=>{ return Array.isArray(currAction)? Promise.all(currAction.map(item=>dispatch(item))): dispatch(currAction); }); },Promise.resolve()); }
在構建action creator時,會傳遞一個數組,數組中每一個值都是按順序執行的步驟。這里的步驟既可以是異步的,也可以是同步的。在實現過程中,我們非常巧妙地使用了Promise.resolve()來初始化action.reduce方法,然后使用Promise.then()方法串聯起數組,達到了串聯步驟的目的。
function getCurrCity(ip){ return { url:"/api/getCurrCity.json", param: {ip}, types: [null,"GET_CITY_SUCCESS",null], } } return getWeather(cityId){ return { url:"/api/getWeatherInfo.json", param:{cityId}, types:[null,"GET_WEATHER_SUUCCESS",null], } } function loadInitData(ip){ return [ getCurrCity(ip), (dispatch,state)=>{ dispatch(getWeather(getCityIdWithState(state))); }, ]; }
這種方法利用了數組的特性,它已經覆蓋了大部分場景,當然,如果串聯過程中有不同的分支,就無能為力了。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94101.html
摘要:異步實現設計需要增加三種通知異步請求發起的異步請求成功的異步請求失敗的示例代碼如下返回參數完全可以自定義。這種分別在請求開始前,請求成功后,請求失敗后發送。表示數據的有效性,他的作用是在異步請求發送失敗后,告訴當前的數據是過時的數據。 說明:對Redux不了解的同學可先看看這篇文章Redux技術架構簡介(一) 前言 這里說的Redux異步實現,是專指Redux中的異步Action實現,...
摘要:舉例來說一個異步的請求場景,可以如下實現任何異步的邏輯都可以,如等等也可以使用的和。實際上在中,一個就是一個函數。 書籍完整目錄 3.4 redux 異步 showImg(https://segmentfault.com/img/bVyou8); 在大多數的前端業務場景中,需要和后端產生異步交互,在本節中,將詳細講解 redux 中的異步方案以及一些異步第三方組件,內容有: redu...
摘要:在函數式編程中,異步操作修改全局變量等與函數外部環境發生的交互叫做副作用通常認為這些操作是邪惡骯臟的,并且也是導致的源頭。 注:這篇是17年1月的文章,搬運自本人 blog... https://github.com/BuptStEve/... 零、前言 在上一篇中介紹了 Redux 的各項基礎 api。接著一步一步地介紹如何與 React 進行結合,并從引入過程中遇到的各個痛點引出 ...
摘要:改地方就是將塞進所有的中間件中,然后返回一個函數,而中間件的形式后面會說到。流程圖異步信息說道這里應該會對中間件有個大致的認識,接下來介紹一下常用的中間件以及自己寫一個中間件。 用過react的同學都知道在redux的存在,redux就是一種前端用來存儲數據的倉庫,并對改倉庫進行增刪改查操作的一種框架,它不僅僅適用于react,也使用于其他前端框架。研究過redux源碼的人都覺得該源碼...
摘要:一種通知請求成功的。對于這種,可能會把接收到的新數據合并到中,并重置。另外,有些會保存這些失敗信息,并在里顯示出來。 一、redux基礎 redux 通過 dispatch(action) -> 中間件 -> reducer處理數據 -> 改變store -> 使用subscribe()監聽store改變更新視圖 的方式管理狀態 將所有狀態存儲在一個store對象里面 reducer...
閱讀 2816·2021-10-26 09:48
閱讀 1678·2021-09-22 15:22
閱讀 4053·2021-09-22 15:05
閱讀 617·2021-09-06 15:02
閱讀 2610·2019-08-30 15:52
閱讀 2115·2019-08-29 18:38
閱讀 2760·2019-08-28 18:05
閱讀 2335·2019-08-26 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