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看來,對于廣大前端開發者來說,最為耳熟能詳的應該是和。的很好處理,和前端開發類似,和都有類似的工具,直接將前端開發中使用的配置挪過來就好。至此,只需要在終端中執行就能達到開發過程中自動和的目的了。
源自 Atom-shell 的 Electron 目前是一個很火的項目。已經有很多開發者基于 Electron 開發出了各種各樣的桌面程序。在我看來,對于廣大前端開發者來說,最為耳熟能詳的應該是 Atom 和 VS Code。在 Electron 的官網上能夠看到更多有意思的項目。
之前提到過,我的計劃之一就是玩一下 Electron,打造一個桌面工具。上個星期經過幾次摸索和調研確定了這個項目的可行性之后,開始著手打造。近幾天慢慢的構建出基礎的項目前端結構。
對于前端的技術選型已經沒有之前那么糾結了,思考過后決定了:React。原因很簡單,之前的一個小項目用的是 Vuejs 的一套體系,這次想換換口味。雖然之前我一直很不喜歡 React 那種模板和邏輯混合在一起的方式,但是很喜歡 Redux 的處理方式,所以忍不住試試看,到底是用 React 爽還是 Vue 爽。
了解過 Electron 的應該都知道它的 main process 和 renderer process。main process 使用 BroswerWindow 實例創建 web page,每個 BroswerWindow 實例在它自己的 renderer process 中運行 web page,每當 BroswerWindow 實例被銷毀時,其對應的 renderer process 也會被終止。main process 管理所有的 web page 及其對應的 renderer process 。
我覺得可以這么簡單地理解的:如果將 renderer process 負責管理渲染的 web 頁面所做的事情和瀏覽器類似,那么 main process 則是包裹著這個“瀏覽器”的外殼,將“瀏覽器”中的代碼與系統底層聯系在一起。
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 main process 的文件不能使用 import(應該說是無法使用 ES6 語法),可以使用 babel 將使用 ES6 語法的代碼編譯成可執行的版本代碼。而 renderer process 的代碼則通過 webpack 打包 React 代碼。
gulp-babel 編譯 main process 代碼通過 gulp 和 babel 可以很輕松地完成
var path = require("path");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babel = require("gulp-babel"); var ROOT_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var APP_PATH = path.resolve(ROOT_PATH, "app"); // main process 的編譯 gulp.task("babel:electron-main", function () { return gulp.src([APP_PATH + "/main.js", APP_PATH + "/main/**/*.js"], { base: APP_PATH }) .pipe(babel()) .pipe(gulp.dest("dist")); });
gulp 與 babel 的配合使用的更多細節可以參考 babel 和 gulp-babel。
React 的 webpack 配置在這里我就不重復了,到處都能找到。
process 的重啟和刷新我發現在目前市面上Electron 的相關基礎教程中,簡單的介紹都是如此:
// 安裝 npm install -g electron-prebuilt // 啟動 electron . //更好一點的是按照官方給出的 quick start npm start
但是這樣有一個很直接的問題:每次修改 main process 相關代碼之后需要重啟,修改了 renderer process 相關代碼之后需要手動刷新,這很影響開發體驗。
renderer process 的 hot load 很好處理,和前端開發類似,react 和 vue 都有類似的工具,直接將前端開發中使用的配置挪過來就好。而 main process 的自動化則需要另尋辦法,當然,也不難。使用 electron-connect 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在 gulp 中設置好task 之后然后在 renderer process 和 main process 中的插入一段代碼即可。
gulpfile.js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gutil = require("gulp-util"); var electron = require("electron-connect").server.create(); gulp.task("watch:electron", function () { electron.start(); gulp.watch(["./app/src/main.js", "./app/src/main/**/*.js"], electron.restart); gulp.watch(["./app/dist/**/*.{html,js,css}"], electron.reload); });
RendererProcess
Hello World! Chromium , and Electron . and Node .
MainProcess
"use strict"; var app = require("app"); var BrowserWindow = require("browser-window"); var client = require("electron-connect").client; app.on("ready", function () { var mainWindow = new BrowserWindow({ width: 400, height: 300 }); mainWindow.loadUrl("file://" + __dirname + "/index.html"); // Connect to server process client.create(mainWindow); });
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在 watch 的 task 中,同時對 main process 和 renderer process 的代碼監聽,對應的操作是 restart 和 reload。reload 會刷新當前的頁面,在這里 React 的 hot load 都可以不需要了。印象中好像 hot load 是不會整個刷新頁面的,回頭可以試試。
至此,只需要在終端中執行
gulp watch:electron
就能達到開發過程中 electron 自動 restart 和 reload 的目的了。如果想看詳細文檔可以前往 這里。
上述只是簡單的例子,更多時候需要根據項目的規劃做調整,一下是我的 gulpfile.js
var path = require("path"); var gulp = require("gulp"); var babel = require("gulp-babel"); var gutil = require("gulp-util");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var webpackConfig = require("./webpack.config.js"); var electron = require("electron-connect").server.create(); var ROOT_PATH = path.resolve(__dirname); var APP_PATH = path.resolve(ROOT_PATH, "app"); // 開發 var webpackConfigDev = Object.create(webpackConfig); webpackConfigDev.devtool = "eval-source-map"; webpackConfigDev.debug = true; var devCompiler = webpack(webpackConfigDev); // renderer process 的 webpack 編譯 gulp.task("webpack:build-dev", function () { devCompiler.run(function (err, status) { if (err) { throw new gutil.PluginError("webpack:build-dev", err); } gutil.log("[webpack:build-dev]", status.toString({ colors: true })); }); }); // main process 的編譯 gulp.task("babel:electron-main", function () { return gulp.src([APP_PATH + "/main.js", APP_PATH + "/main/**/*.js", APP_PATH + "/constant/*.js"], { base: APP_PATH }) .pipe(babel()) .pipe(gulp.dest("dist")); }); gulp.task("watch", ["babel:electron-main", "webpack:build-dev"], function () { electron.start(); gulp.watch(["./app/main.js", "./app/main/**/*.js"], ["babel:electron-main"]); gulp.watch([APP_PATH + "/constant/*.js", "./app/src/**/*.{html,js,css}"], ["webpack:build-dev"]); gulp.watch(["./dist/main.js", "./dist/main/**/*.js"], electron.restart); gulp.watch(["./dist/renderer/*.{html,js,css}", "./dist/renderer/**/*.{html,js,css}"], electron.reload); }); gulp.task("dev", ["watch"]);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90904.html
摘要:原文的框架以前叫做允許你使用和編寫跨平臺的桌面應用。這個教程向我們展示了如何使用和構建一個桌面應用。我們的應用看起來會是這個樣子配置開發環境是微軟的一款跨平臺代碼編輯器。是基于和微軟自身的開發的。我們需要用我們最終構建的應用來替換它。 原文:Creating Desktop Applications With AngularJS and GitHub Electron showImg(...
摘要:三配置環節目的一是為之后的環節初始化工作流參數,二是準備好應用文件夾內容即要打包的目標文件夾做的事解析命令行參數,初始化工作參數,填充配置文件,把配置文件和相關依賴文件導入到文件夾內合適的 首發于酷家樂前端博客,作者@摘星(segmentfault @StinsonZhao) 我們能從很多地方學習到怎么起一個 Electron 項目,有些還會介紹怎么打包或構建你的代碼,但距離「真正地...
摘要:基本配置項基本配置項。的插件架構主要基于實現的,這個就是專注于事件的廣播和操作。開啟多進程,加快打包速度。 這次我們主要研究的是webpack框架的相關知識,webpack是一個打包構建的前端框架,用于解決前端開發的模塊化問題。 應用場景和縱向比較 說到webpack,肯定你還會想到gulp和grunt這些框架,那么webpack是做什么的呢?他和其他的框架有什么區別呢?我們一起來分析...
閱讀 3887·2021-09-27 13:36
閱讀 4592·2021-09-22 15:12
閱讀 3067·2021-09-13 10:29
閱讀 1837·2021-09-10 10:50
閱讀 2365·2021-09-03 10:43
閱讀 526·2019-08-29 17:10
閱讀 449·2019-08-26 13:52
閱讀 3258·2019-08-23 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