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在國內的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同時也把不少篇幅留給了終端云服務。華為終端云服務的架橋不只是在華為和用戶之間,而是連接其華為用戶和開發者,打造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
曾經有人提到這樣一個觀點:商業模式本質上只有兩種,一種是“修路—架橋—收費”,另一種是“來料—加工—賣出”。前者是畫一條線(平臺),后者在做一個點。
盡管這樣的比喻多少有點簡單粗暴,但這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卻確確實實已在智能手機市場先后上演。
早期的智能手機大多按照PC的模式制造,手機廠商們多靠硬件賺取利潤,可到了2019年,智能手機的競爭已然白熱化,整體市場容量都在以超過10%的速度下滑時,智能手機的商業模式勢必要進行升維。
比如剛剛在上市的華為P30系列,預熱期主打的賣點是“攝影”, 超級變焦、升級版的攝像頭模組以及熟悉的徠卡標志,讓華為P30多次屠榜微博熱搜。但在國內的新品發布會上,華為同時也把不少篇幅留給了終端云服務。
01 “要想富,先修路”
“加工“和”修路“的最大區別,無外乎創新與否。
華為大概是最早明白這一道理的中國手機廠商。進入智能手機時代,華為開始以自主品牌的形式經營手機生意,2014年,放棄機海戰術的替代方案是精品戰略,迎來了真正轉折點。
2014年后的“華為式創新”,在新發布的HUAWEI P30系列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梢宰糇C的是,HUAWEI P30系列發布后,坊間迅速流傳起兩個“綽號”:望遠鏡和夜視儀。前者解決了長焦遠距離拍攝,后者迎合了暗光拍攝的痛點,也讓HUAWEI P系列繼續在拍照方面領先競爭對手一個身位。
不過,單純在硬件上的創新恐怕不足以構建起護城河。智能手機市場的軍備競賽從未停止,加上成熟的上下游供應鏈,自身耗費了大量金錢和人力的研發成果,可能只需要一兩月的光景就會被產業鏈迎頭趕上,如果考慮到量產時間,實際差距還將進一步縮小。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2018年華為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高達2.06億部,在整個行業同比下滑超過兩位數的時候,華為卻取得了33.6%的同比增長。
原因在哪?智能手機的競爭不僅要“修路”,也要“架橋”。
02 華為的“架橋哲學”
坦白來說,很多手機廠商仍停留在硬件和系統為中心的思維,并未能真正理解用戶體驗的內涵。導致的結果就是,應用市場、主題、帳號體系、語音助手等幾乎成為所有智能手機的標配,用戶卻并不“感冒”。
還要歸咎于智能手機生產的“PC模式”,手機廠商的注意力過渡集中在硬件上,系統和服務上繼續著“買一送一”的思維,除了占據手機的內存空間,沒有理解用戶的核心訴求,也沒能建立與用戶的溝通渠道。
華為終端云服務的不同在于,不再局限于改善用戶的交互體驗,而是給用戶全場景的智慧化體驗,打通了服務和用戶心智之間的通道。
比如基礎應用的觸點思維。幾乎所有的手機都內置了音樂、視頻等基礎應用,但跟廠商提供的只是簡單的工具應用,缺少內容支撐,也缺少用戶體驗上的優化。
華為終端云服務似乎與其他手機廠商很不一樣,華為視頻覆蓋了1萬多部好萊塢及國內院線大片,華為閱讀擁有60+萬冊精品圖書及高清彩漫可供選擇,華為音樂包括了跑步音樂、電臺、Hi-Res高品質音樂等多種場景……華為終端云服務似乎并沒有把這些基礎應用看作是簡單的入口,而是與用戶溝通的觸點。
再比如延伸功能的場景化。智能手機正在朝著超級硬件的方向進化,特別是NFC、心率傳感器等正逐漸成為旗艦手機的標配,手機的功能也進一步延伸。
華為在延伸功能上打造了兩個典型場景:一是以Huawei Pay為核心的服務延伸,諸如移動支付、eID、門鑰匙、交通卡等等,建立起圍繞本地生活的一站式服務;二是以天際通為核心的服務矩陣,華為的天際通業務已經覆蓋了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移動數據服務,并在高速上網的服務外連接了駕照、酒店、租車等等。
本質上講,華為“架橋哲學“的立足點在于全場景的用戶體驗,為用戶提供圍繞數據、應用、出行、娛樂等全場景、高品質的數字生活體驗,同時也是一場沒有終點,不斷進化的過程。
03 ”工具“的底層進化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智能手機的屬性仍然是工具,無非從通信工具演變成了娛樂工具、游戲工具、支付工具等多元的角色。
華為消費者業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則有著不同的觀點:“手機這個終端設備,遠遠超越了智能時代的通話和上網設備的功能,不僅成為距離每個人最近的貼身、貼心的數字助理,未來還將成為人的數字分身?!?/p>
張平安提出的“數字分身“,已然成為智能手機市場的新共識,一個典型現象就是“智能助手“熱。
以華為的智能手機助手為例,以信息流和服務流融合的方式,可以智能推薦新聞信息、追蹤物流、提前規劃上下班路線、情景智能卡片提醒等等,已然有了數字分身的雛形。
不過,從“工具“到”數字分身“的迭代,不僅是智能助手或其他類似服務的邏輯形式,華為終端云服務的方法論是不斷加速底層創新。
一是全面開放“芯-端-云”能力。
2018年6月,華為終端首次公布了面向全球的開放能力框架:
在芯片側,通過HiAI移動計算平臺、影像工具、游戲助手等,打造流暢的操作體驗和穩定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端側,通過智慧硬件、HiAI平臺、AR/VR等設備,構筑全連接服務和全場景應用;
在云側,通過華為移動服務(HMS)、AppGallery等,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使用需求。
正是基于終端的計算力和云端的數據能力,華為智能語音助手的智慧體驗相較于同類產品有著明顯提升,為用戶提供不同場景下的一站式服務。
二是連接華為、用戶和開發者。
華為終端云服務的“架橋“不只是在華為和用戶之間,而是連接其華為、用戶和開發者,打造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
一方面,華為終端云服務給了開發者最大限度的開放,從芯片端的傳感器和硬件能力,到終端的應用市場、瀏覽器、負一屏等入口,再到快服務、快應用、華為錢包、云空間等云服務,可以說是智能手機領域為數不多進行全場景開放的玩家。
另一方面,華為終端云服務為開發者提供了從開發、測試到營銷、推廣、變現的服務支持,其中“耀星計劃”已經評選了6期,累計有160多家合作伙伴及開發者獲得了耀星激勵資源。
截止到目前,華為全球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56萬、全球終端云服務注冊用戶已超過5億,并且還在像滾雪球般不斷壯大。
誠然,華為終端云服務的初衷并非只是從點到線,在硬件之外去另辟蹊徑,而是嘗試在自身、開發者和用戶間創造共贏,完成一場從線到面的進化,為華為終端用戶提供更加極致的用戶體驗。這其中,用戶、開發者乃至整個行業而言,都將是的受益者。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6272.html
摘要:依托華為的大體系華為云能夠給互聯網開發者創業者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第二是華為云容器產品。同時華為云有強大的線上和線下服務能力基于客戶的實際需求無論是在線服務還是現場指導華為云始終以解決客戶問題為目標服務好客戶。在GMGC北京2018游戲大會上,華為云消費互聯網解決方案總經理聶頌現場分享了主題為游戲創新,現在與未來精彩演講,會后又接受了多家媒體的深度采訪。對于媒體和行業比較關心的華為云在使能游...
摘要:未來,華為可能會進一步擴充醫療產品線,可能是為華為手表準備的,使其更接近類似蘋果手表那樣的醫學檢測的功能。華為云正是看中了醫療云的發展契機,從年開始大力發展醫療云。此外,華為已在醫療領域有了完整的布局。如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新鮮,互聯網醫療也在多元技術的推動下,步入了下半場時間。醫療健康數據的產生渠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早已不是單純依托于醫院產生的數據,可穿戴設備、大量第三...
摘要:近日,華為宣布推出業界最高性能處理器鯤鵬,以及基于鯤鵬的服務器。彈性云服務器靈活彈性,性能領先倍華為云將推出基于的彈性云服務器,相較于業界同類規格云服務器性能領先倍。近日,華為宣布推出業界最高性能ARM-based處理器-鯤鵬920(Kunpeng 920),以及基于鯤鵬 920 的TaiShan服務器。TaiShan服務器目前已經率先應用在華為云上,以服務的形式提供彈性云服務器、裸金屬服務...
摘要:年華為云通信進展華為在年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發布會議云服務以來,陸續又推出了聯絡中心實時通信以及平臺云服務,實現了企業通信的全面云服務化轉型。2017年華為云通信進展華為在2017年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發布會議云服務以來,陸續又推出了聯絡中心、實時通信以及IoT平臺云服務,實現了企業通信的全面云服務化轉型。一年來,華為云通信服務在50多個行業實現了商用落地,服務于河南項城市等1000多家企業和組...
摘要:在期間,華為正式發布云服務,聚焦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產業生態黑土地,通過做大聯接利用云服務和智能做強產業物聯網,使能行業數字化。在HUAWEI CONNECT 2018期間,華為正式發布IoT云服務2.0,聚焦物聯網基礎設施,構建產業生態黑土地,通過做大聯接、利用云服務和AI智能做強產業物聯網,使能行業數字化。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總裁馬海旭發布IoT云服務2.0根據華為GIV(全球產業愿景)報...
閱讀 2784·2021-11-04 16:15
閱讀 3458·2021-09-29 09:35
閱讀 4031·2021-09-22 15:45
閱讀 1416·2019-08-30 15:55
閱讀 1687·2019-08-30 15:44
閱讀 2710·2019-08-29 12:56
閱讀 2696·2019-08-26 13:30
閱讀 2168·2019-08-23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