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跨域解決方案原理利用標簽沒有跨域限制的漏洞,網頁可以得到從其他來源動態產生的數據。使用反向代理實現跨域,是最簡單的跨域方式。
前言
前后端數據交互經常會碰到請求跨域,什么是跨域,以及有哪幾種跨域方式,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本文完整的源代碼請猛戳github博客,紙上得來終覺淺,建議動手敲敲代碼
一、什么是跨域? 1.什么是同源策略及其限制內容?同源策略是一種約定,它是瀏覽器最核心也最基本的安全功能,如果缺少了同源策略,瀏覽器很容易受到XSS、CSRF等攻擊。所謂同源是指"協議+域名+端口"三者相同,即便兩個不同的域名指向同一個ip地址,也非同源。
同源策略限制內容有:
Cookie、LocalStorage、IndexedDB 等存儲性內容
DOM 節點
AJAX 請求發送后,結果被瀏覽器攔截了
但是有三個標簽是允許跨域加載資源:
2.常見跨域場景
當協議、子域名、主域名、端口號中任意一個不相同時,都算作不同域。不同域之間相互請求資源,就算作“跨域”。常見跨域場景如下圖所示:
特別說明兩點:
第一:如果是協議和端口造成的跨域問題“前臺”是無能為力的。
第二:在跨域問題上,僅僅是通過“URL的首部”來識別而不會根據域名對應的IP地址是否相同來判斷。“URL的首部”可以理解為“協議, 域名和端口必須匹配”。
這里你或許有個疑問:請求跨域了,那么請求到底發出去沒有?
跨域并不是請求發不出去,請求能發出去,服務端能收到請求并正常返回結果,只是結果被瀏覽器攔截了。你可能會疑問明明通過表單的方式可以發起跨域請求,為什么 Ajax 就不會?因為歸根結底,跨域是為了阻止用戶讀取到另一個域名下的內容,Ajax 可以獲取響應,瀏覽器認為這不安全,所以攔截了響應。但是表單并不會獲取新的內容,所以可以發起跨域請求。同時也說明了跨域并不能完全阻止 CSRF,因為請求畢竟是發出去了。
二、跨域解決方案 1.jsonp 1) JSONP原理利用 標簽沒有跨域限制的漏洞,網頁可以得到從其他來源動態產生的 JSON 數據。JSONP請求一定需要對方的服務器做支持才可以。
2) JSONP和AJAX對比JSONP和AJAX相同,都是客戶端向服務器端發送請求,從服務器端獲取數據的方式。但AJAX屬于同源策略,JSONP屬于非同源策略(跨域請求)
3) JSONP優缺點JSONP優點是簡單兼容性好,可用于解決主流瀏覽器的跨域數據訪問的問題。缺點是僅支持get方法具有局限性,不安全可能會遭受XSS攻擊。
4) JSONP的實現流程聲明一個回調函數,其函數名(如show)當做參數值,要傳遞給跨域請求數據的服務器,函數形參為要獲取目標數據(服務器返回的data)。
創建一個標簽,把那個跨域的API數據接口地址,賦值給script的src,還要在這個地址中向服務器傳遞該函數名(可以通過問號傳參:?callback=show)。
服務器接收到請求后,需要進行特殊的處理:把傳遞進來的函數名和它需要給你的數據拼接成一個字符串,例如:傳遞進去的函數名是show,它準備好的數據是show("我不愛你")。
最后服務器把準備的數據通過HTTP協議返回給客戶端,客戶端再調用執行之前聲明的回調函數(show),對返回的數據進行操作。
在開發中可能會遇到多個 JSONP 請求的回調函數名是相同的,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封裝一個 JSONP函數。
// index.html function jsonp({ url, params, callback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let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window[callback] = function(data) { resolve(data) document.body.removeChild(script) } params = { ...params, callback } // wd=b&callback=show let arrs = [] for (let key in params) { arrs.push(`${key}=${params[key]}`) } script.src = `${url}?${arrs.join("&")}`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 jsonp({ url: "http://localhost:3000/say", params: { wd: "Iloveyou" }, callback: "show" }).then(data => { console.log(data) })
上面這段代碼相當于向http://localhost:3000/say?wd=Iloveyou&callback=show這個地址請求數據,然后后臺返回show("我不愛你"),最后會運行show()這個函數,打印出"我不愛你"
// server.js le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app.get("/say", function(req, res) { let { wd, callback } = req.query console.log(wd) // Iloveyou console.log(callback) // show res.end(`${callback}("我不愛你")`) }) app.listen(3000)5) jQuery的jsonp形式
JSONP都是GET和異步請求的,不存在其他的請求方式和同步請求,且jQuery默認就會給JSONP的請求清除緩存。
$.ajax({ url:"http://crossdomain.com/jsonServerResponse", dataType:"jsonp", type:"get",//可以省略 jsonpCallback:"show",//->自定義傳遞給服務器的函數名,而不是使用jQuery自動生成的,可省略 jsonp:"callback",//->把傳遞函數名的那個形參callback,可省略 success:function (data){ console.log(data);} });2.cors
CORS 需要瀏覽器和后端同時支持。IE 8 和 9 需要通過 XDomainRequest 來實現。
瀏覽器會自動進行 CORS 通信,實現 CORS 通信的關鍵是后端。只要后端實現了 CORS,就實現了跨域。
服務端設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就可以開啟 CORS。 該屬性表示哪些域名可以訪問資源,如果設置通配符則表示所有網站都可以訪問資源。
雖然設置 CORS 和前端沒什么關系,但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跨域問題的話,會在發送請求時出現兩種情況,分別為簡單請求和復雜請求。
1) 簡單請求只要同時滿足以下兩大條件,就屬于簡單請求
條件1:使用下列方法之一:
GET
HEAD
POST
條件2:Content-Type 的值僅限于下列三者之一:
text/plain
multipart/form-data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請求中的任意 XMLHttpRequestUpload 對象均沒有注冊任何事件監聽器; XMLHttpRequestUpload 對象可以使用 XMLHttpRequest.upload 屬性訪問。
2) 復雜請求不符合以上條件的請求就肯定是復雜請求了。
復雜請求的CORS請求,會在正式通信之前,增加一次HTTP查詢請求,稱為"預檢"請求,該請求是 option 方法的,通過該請求來知道服務端是否允許跨域請求。
我們用PUT向后臺請求時,屬于復雜請求,后臺需做如下配置:
// 允許哪個方法訪問我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UT") // 預檢的存活時間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Max-Age", 6) // OPTIONS請求不做任何處理 if (req.method === "OPTIONS") { res.end() } // 定義后臺返回的內容 app.put("/getData", function(req, res) { console.log(req.headers) res.end("我不愛你") })
接下來我們看下一個完整復雜請求的例子,并且介紹下CORS請求相關的字段
// index.html let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document.cookie = "name=xiamen" // cookie不能跨域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 前端設置是否帶cookie xhr.open("PUT", "http://localhost:4000/getData", true) xhr.setRequestHeader("name", "xiamen")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if (xhr.readyState === 4) { if ((xhr.status >= 200 && xhr.status < 300) || xhr.status === 304) { console.log(xhr.response) //得到響應頭,后臺需設置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console.log(xhr.getResponseHeader("name")) } } } xhr.send()
//server1.js le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app.use(express.static(__dirname)); app.listen(3000);
//server2.js le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let whitList = ["http://localhost:3000"] //設置白名單 app.use(function(req, res, next) { let origin = req.headers.origin if (whitList.includes(origin)) { // 設置哪個源可以訪問我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origin) // 允許攜帶哪個頭訪問我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name") // 允許哪個方法訪問我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PUT") // 允許攜帶cookie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預檢的存活時間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Max-Age", 6) // 允許返回的頭 res.setHeader("Access-Control-Expose-Headers", "name") if (req.method === "OPTIONS") { res.end() // OPTIONS請求不做任何處理 } } next() }) app.put("/getData", function(req, res) { console.log(req.headers) res.setHeader("name", "jw") //返回一個響應頭,后臺需設置 res.end("我不愛你") }) app.get("/getData", function(req, res) { console.log(req.headers) res.end("我不愛你") }) app.use(express.static(__dirname)) app.listen(4000)
上述代碼由http://localhost:3000/index.html向http://localhost:4000/跨域請求,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后端是實現 CORS 通信的關鍵。
3.postMessagepostMessage是HTML5 XMLHttpRequest Level 2中的API,且是為數不多可以跨域操作的window屬性之一,它可用于解決以下方面的問題:
頁面和其打開的新窗口的數據傳遞
多窗口之間消息傳遞
頁面與嵌套的iframe消息傳遞
上面三個場景的跨域數據傳遞
postMessage()方法允許來自不同源的腳本采用異步方式進行有限的通信,可以實現跨文本檔、多窗口、跨域消息傳遞。
otherWindow.postMessage(message, targetOrigin, [transfer]);
message: 將要發送到其他 window的數據。
targetOrigin:通過窗口的origin屬性來指定哪些窗口能接收到消息事件,其值可以是字符串"*"(表示無限制)或者一個URI。在發送消息的時候,如果目標窗口的協議、主機地址或端口這三者的任意一項不匹配targetOrigin提供的值,那么消息就不會被發送;只有三者完全匹配,消息才會被發送。
transfer(可選):是一串和message 同時傳遞的 Transferable 對象. 這些對象的所有權將被轉移給消息的接收方,而發送一方將不再保有所有權。
接下來我們看個例子: http://localhost:3000/a.html頁面向http://localhost:4000/b.html傳遞“我愛你”,然后后者傳回"我不愛你"。
// a.html //等它加載完觸發一個事件 //內嵌在http://localhost:3000/a.html
// b.html window.onmessage = function(e) { console.log(e.data) //我愛你 e.source.postMessage("我不愛你", e.origin) }4.websocket
Websocket是HTML5的一個持久化的協議,它實現了瀏覽器與服務器的全雙工通信,同時也是跨域的一種解決方案。WebSocket和HTTP都是應用層協議,都基于 TCP 協議。但是 WebSocket 是一種雙向通信協議,在建立連接之后,WebSocket 的 server 與 client 都能主動向對方發送或接收數據。同時,WebSocket 在建立連接時需要借助 HTTP 協議,連接建立好了之后 client 與 server 之間的雙向通信就與 HTTP 無關了。
原生WebSocket API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我們使用Socket.io,它很好地封裝了webSocket接口,提供了更簡單、靈活的接口,也對不支持webSocket的瀏覽器提供了向下兼容。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本地文件socket.html向localhost:3000發生數據和接受數據
// socket.html
// server.js le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let WebSocket = require("ws");//記得安裝ws let wss = new WebSocket.Server({port:3000}); wss.on("connection",function(ws) { ws.on("message", function (data) { console.log(data); ws.send("我不愛你") }); })5. Node中間件代理(兩次跨域)
實現原理:同源策略是瀏覽器需要遵循的標準,而如果是服務器向服務器請求就無需遵循同源策略。
代理服務器,需要做以下幾個步驟:
接受客戶端請求 。
將請求 轉發給服務器。
拿到服務器 響應 數據。
將 響應 轉發給客戶端。
我們先來看個例子:本地文件index.html文件,通過代理服務器http://localhost:3000向目標服務器http://localhost:4000請求數據。
// index.html(http://127.0.0.1:5500)
// server1.js 代理服務器(http://localhost:3000)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 第一步:接受客戶端請求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uest, response) => { // 代理服務器,直接和瀏覽器直接交互,需要設置CORS 的首部字段 response.writeHead(200,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Content-Type" }) // 第二步:將請求轉發給服務器 const proxyRequest = http .request( { host: "127.0.0.1", port: 4000, url: "/", method: request.method, headers: request.headers }, serverResponse => { // 第三步:收到服務器的響應 var body = "" serverResponse.on("data", chunk => { body += chunk }) serverResponse.on("end", () => { console.log("The data is " + body) // 第四步:將響應結果轉發給瀏覽器 response.end(body) }) } ) .end() }) server.listen(3000, () => { console.log("The proxyServer is running at http://localhost:3000") })
// server2.js(http://localhost:4000)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const data = { title: "fontend", password: "123456" } const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request, response) => { if (request.url === "/") { response.end(JSON.stringify(data)) } }) server.listen(4000, () => { console.log("The server is running at http://localhost:4000") })
上述代碼經過兩次跨域,值得注意的是瀏覽器向代理服務器發送請求,也遵循同源策略,最后在index.html文件打印出{"title":"fontend","password":"123456"}
6.nginx反向代理實現原理類似于Node中間件代理,需要你搭建一個中轉nginx服務器,用于轉發請求。
使用nginx反向代理實現跨域,是最簡單的跨域方式。只需要修改nginx的配置即可解決跨域問題,支持所有瀏覽器,支持session,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碼,并且不會影響服務器性能。
實現思路:通過nginx配置一個代理服務器(域名與domain1相同,端口不同)做跳板機,反向代理訪問domain2接口,并且可以順便修改cookie中domain信息,方便當前域cookie寫入,實現跨域登錄。
先下載nginx,然后將nginx目錄下的nginx.conf修改如下:
// proxy服務器 server { listen 81; server_name www.domain1.com;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www.domain2.com:8080; #反向代理 proxy_cookie_domain www.domain2.com www.domain1.com; #修改cookie里域名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 當用webpack-dev-server等中間件代理接口訪問nignx時,此時無瀏覽器參與,故沒有同源限制,下面的跨域配置可不啟用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http://www.domain1.com; #當前端只跨域不帶cookie時,可為*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
最后通過命令行nginx -s reload啟動nginx
// index.html var xhr = new XMLHttpRequest(); // 前端開關:瀏覽器是否讀寫cookie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 // 訪問nginx中的代理服務器 xhr.open("get", "http://www.domain1.com:81/?user=admin", true); xhr.send();
// server.js var http = require("http"); var server = http.createServer(); var qs = require("querystring"); server.on("request", function(req, res) { var params = qs.parse(req.url.substring(2)); // 向前臺寫cookie res.writeHead(200, { "Set-Cookie": "l=a123456;Path=/;Domain=www.domain2.com;HttpOnly" // HttpOnly:腳本無法讀取 }); res.write(JSON.stringify(params)); res.end(); }); server.listen("8080"); console.log("Server is running at port 8080...");7.window.name + iframe
window.name屬性的獨特之處:name值在不同的頁面(甚至不同域名)加載后依舊存在,并且可以支持非常長的 name 值(2MB)。
其中a.html和b.html是同域的,都是http://localhost:3000;而c.html是http://localhost:4000
// a.html(http://localhost:3000/b.html)
b.html為中間代理頁,與a.html同域,內容為空。
// c.html(http://localhost:4000/c.html)
總結:通過iframe的src屬性由外域轉向本地域,跨域數據即由iframe的window.name從外域傳遞到本地域。這個就巧妙地繞過了瀏覽器的跨域訪問限制,但同時它又是安全操作。
8.location.hash + iframe實現原理: a.html欲與c.html跨域相互通信,通過中間頁b.html來實現。 三個頁面,不同域之間利用iframe的location.hash傳值,相同域之間直接js訪問來通信。
具體實現步驟:一開始a.html給c.html傳一個hash值,然后c.html收到hash值后,再把hash值傳遞給b.html,最后b.html將結果放到a.html的hash值中。
同樣的,a.html和b.html是同域的,都是http://localhost:3000;而c.html是http://localhost:4000
// a.html
// b.html
// c.html console.log(location.hash); let i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iframe.src = "http://localhost:3000/b.html#idontloveyou";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ame);9.document.domain + iframe
該方式只能用于二級域名相同的情況下,比如 a.test.com 和 b.test.com 適用于該方式。
只需要給頁面添加 document.domain ="test.com" 表示二級域名都相同就可以實現跨域。
實現原理:兩個頁面都通過js強制設置document.domain為基礎主域,就實現了同域。
我們看個例子:頁面a.zf1.cn:3000/a.html獲取頁面b.zf1.cn:3000/b.html中a的值
// a.html helloa
// b.html hellob三、總結
CORS支持所有類型的HTTP請求,是跨域HTTP請求的根本解決方案
JSONP只支持GET請求,JSONP的優勢在于支持老式瀏覽器,以及可以向不支持CORS的網站請求數據。
不管是Node中間件代理還是nginx反向代理,主要是通過同源策略對服務器不加限制。
日常工作中,用得比較多的跨域方案是cors和nginx反向代理
給大家推薦一個好用的BUG監控工具Fundebug,歡迎免費試用!
參考文章跨域資源共享 CORS 詳解
前端面試之道
window.postMessage
前端常見跨域解決方案(全)
深入跨域問題(4) - 利用代理解決跨域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53615.html
摘要:二跨域解決方案原理利用標簽沒有跨域限制的漏洞,網頁可以得到從其他來源動態產生的數據。使用反向代理實現跨域,是最簡單的跨域方式。 前言 前后端數據交互經常會碰到請求跨域,什么是跨域,以及有哪幾種跨域方式,這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本文完整的源代碼請猛戳github博客,紙上得來終覺淺,建議動手敲敲代碼 一、什么是跨域? 1.什么是同源策略及其限制內容? 同源策略是一種約定,它是瀏覽器最核心...
摘要:整理收藏一些優秀的文章及大佬博客留著慢慢學習原文協作規范中文技術文檔協作規范阮一峰編程風格凹凸實驗室前端代碼規范風格指南這一次,徹底弄懂執行機制一次弄懂徹底解決此類面試問題瀏覽器與的事件循環有何區別筆試題事件循環機制異步編程理解的異步 better-learning 整理收藏一些優秀的文章及大佬博客留著慢慢學習 原文:https://www.ahwgs.cn/youxiuwenzhan...
摘要:從現在開始,養成寫技術博客的習慣,或許可以在你的職業生涯發揮著不可忽略的作用。如果想了解更多優秀的前端資料,建議收藏下前端英文網站匯總這個網站,收錄了國外一些優質的博客及其視頻資料。 前言 寫文章是一個短期收益少,長期收益很大的一件事情,人們總是高估短期收益,低估長期收益。往往是很多人堅持不下來,特別是寫文章的初期,剛寫完文章沒有人閱讀會有一種挫敗感,影響了后期創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
閱讀 2738·2021-10-11 10:57
閱讀 1569·2021-09-26 09:55
閱讀 1310·2021-09-06 15:11
閱讀 3447·2021-08-26 14:16
閱讀 662·2019-08-30 15:54
閱讀 535·2019-08-30 12:43
閱讀 3290·2019-08-29 16:18
閱讀 2565·2019-08-23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