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在前面在前一篇梳理了版本的基本功能,這一篇要做的是實現客戶端服務端的交互。進入正題事件處理器既要實現交互,網絡編程必不可少。
寫在前面
在前一篇梳理了Godis v1.0版本的基本功能,這一篇要做的是實現客戶端/服務端的交互。先讓代碼跑起來,才算有了生命力。
本篇Godis版本號:v0.0.1
在這個系列文章里,盡量減少介紹Golang語法、C語言語法和redis原理,聚焦在“用Golang實現Redis”的主題上。其中如有疏漏、不足,還請指正。
進入正題 Redis事件處理器既要實現C/S交互,網絡編程必不可少。在Redis中,有實現方式:
*Redis基于 Reactor 模式開發了自己的網絡事件處理器: 這個處理器被稱為文件事件處理器(file event handler):
文件事件處理器使用 I/O 多路復用(multiplexing)程序來同時監聽多個套接字, 并根據套接字目前執行的任務來為套接字關聯不同的事件處理器。
當被監聽的套接字準備好執行連接應答(accept)、讀取(read)、寫入(write)、關閉(close)等操作時, 與操作相對應的文件事件就會產生, 這時文件事件處理器就會調用套接字之前關聯好的事件處理器來處理這些事件。*
Redis事件處理器的架構圖:
Redis兼顧了簡單性和高性能,但出于對其代碼復雜性的考慮,Godis v0.0.1會采用更簡單的弱智方案。Godis的編碼使用最簡單的同步技術,爭取在網絡處理方面簡單化,因為復雜的也不會:)。暫時舍棄高性能,只求可用。在未來的版本中,會結合Golang自身的特性,優化網絡層。
Godis的方案客戶端/服務端的交互,只需使用Golang的net包進行socket編程,編寫一個流程為監聽-讀取-處理-回復的服務端和一個流程為建立-發送-接收-顯示的客戶端即可。
圖中英文均為Golang中net包的主要函數,這里簡要說明一下在這一篇中使用的net包函數:
ResolveTCPAddr :
用例:tcpAddr, err := net.ResolveTCPAddr("tcp4", “127.0.0.1:9736”);
功能:創建TCPAddr類型的數據結構,其中包含IP和Port,留作連接之用;
ListenTCP:
用例:netListen, err := net.Listen("tcp", "127.0.0.1:9763");
功能:監聽
Accept:
用例:conn, err := netListen.Accept()
功能:接收請求
Read:
用例:n, err := conn.Read(buff)
功能:讀取數據
Write:
用例:conn.Write([]byte(buff))
功能:響應數據
net.DialTCP:
用例:conn, err := net.DialTCP("tcp", nil, tcpAddr)
功能:建立連接
按照前圖的流程,服務端的部分代碼如下所示:
func main() { netListen, err := net.Listen("tcp", "127.0.0.1:9736") if err != nil { log.Print("listen err ") } //checkError(err) defer netListen.Close() for { conn, err := netListen.Accept() if err != nil { continue } go handle(conn) } }
真實完整代碼實現請見這里。
在建立客戶端之前,我們通過telnet測試下服務端是否可用(Redis也支持Telnet方式連接、請求,后面的協議部分會介紹)。
編譯godis-server.go
go build godis-server.go 并啟動 ./godis-server
執行 telnet localhost 9736
可以看到回復如下:
接下來,按照簡單流程圖的步驟,客戶端的實現如下:
func main() { IPPort := "127.0.0.1:9736" reader := bufio.NewReader(os.Stdin) fmt.Println("Hi Godis") tcpAddr, err := net.ResolveTCPAddr("tcp4", IPPort) checkError(err) conn, err := net.DialTCP("tcp", nil, tcpAddr) checkError(err) defer conn.Close() for { fmt.Print(IPPort + "> ") text, _ := reader.ReadString(" ") //清除掉回車換行符 text = strings.Replace(text, " ", "", -1) send2Server(text, conn) buff := make([]byte, 1024) n, err := conn.Read(buff) checkError(err) if n == 0 { fmt.Println(IPPort+"> ", "nil") } else { fmt.Println(IPPort+">", string(buff)) } } }
編譯cli.go 并啟動./cli
與服務端交互,如下圖所示:
到這里只是實現了基本的客戶端/服務端通信。接下來為它添加少許交互選項,也就是在執行Redis命令行時的選項,讓它看起來更像是Redis。
服務端添加平滑退出。未來增加持久化后,會在平滑退出時持久化數據到磁盤,防止丟失。
平滑退出這里使用的方式是讓客戶端監聽信號,有“退出”信號觸達,做完收尾工作再退出。
簡化代碼如下:
func sigHandler(c chan os.Signal) { for s := range c { switch s { case syscall.SIGHUP, syscall.SIGINT, syscall.SIGTERM, syscall.SIGQUIT: exitHandler() default: fmt.Println("signal ", s) } } } func exitHandler() { fmt.Println("exiting smoothly ...") fmt.Println("bye ") os.Exit(0) }
編譯之后,執行Ctrl+c退出,可以看到:
本篇遇到過的問題:1.服務端讀取客戶端信息時,發生err時沒有return,導致服務端會一直讀取數據失敗。
解決方案:return或者其他可以退出goroutine的方案。
本篇就是這樣了。簡陋是簡陋了點,又不是不能用,李姐萬歲。完整代碼請看本篇對應的release,(只有release才是當前本篇文章對應的完整代碼,當前repo狀態不是)。
1.[實現get/set命令。][8]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28784.html
摘要:命令實現命令是最常用的命令之一,也是最能反映緩存發展歷史的操作。命令在客戶端接收之后,經由協議轉換傳遞給服務端執行。服務端執行命令前先查詢是否支持該命令,以決定是否執行。,是的簡稱,代表的是只存增量的持久化方式。 緣起 最近公司的第一個PHP轉GO項目已經在生產環境穩定運行數周,又逢需求小年兒,最近可以得空分享下去年學GO過程中的練手項目Godis——用Golang實現的Redis. ...
摘要:在讀者閱讀實現代碼時,也可以看到最新版本,與有一處是在文件清除掉回車換行符該行被暫時注釋掉,也就是在版本,使用作為文本協議分隔符,確定命令的結尾。 寫在前面 本篇Godis版本號:v0.0.2 前一篇文章實現了客戶端/服務端的交互。這一篇,主要介紹get/set命令的實現。命令本身比較簡單,支撐命令的整個系統基礎比較麻煩。本文會介紹get/set操作涉及的組件和模塊,并適當簡化,最后實...
閱讀 1629·2019-08-30 15:54
閱讀 2374·2019-08-30 15:52
閱讀 2048·2019-08-29 15:33
閱讀 3042·2019-08-28 17:56
閱讀 3238·2019-08-26 13:54
閱讀 1675·2019-08-26 12:16
閱讀 2449·2019-08-26 11:51
閱讀 1645·2019-08-26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