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優(yōu)雅的設計表結構,讓人能夠直觀的從命名中窺探設計意圖,傳達設計者的設計目的,讓團隊成員達成共識,減少溝通成本。本文將從數據庫表的命名和字段的命名兩個方面展開。
本文首發(fā)于知乎專欄,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785905
數據庫表結構設計作為后端軟件開發(fā)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是每個后端工程師都會經歷的過程。筆者也多次經歷過這樣的過程,也嘗試過多種不同的設計方案,也從一些優(yōu)秀的框架中學到不少,但并沒有發(fā)現相關的文章對其進行總結。所以本文嘗試把筆者看到的、學到的總結下來,希望對閱讀本文的讀者有所啟發(fā)。
表結構設計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讓表結構更加的更具有表現力,做到數據庫表的自描述,減少注釋甚至不使用注釋;二是滿足系統(tǒng)效率和擴展性的需要,讓系統(tǒng)性能更好,后期維護更簡單。
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優(yōu)雅的設計表結構,讓人能夠直觀的從命名中窺探設計意圖,傳達設計者的設計目的,讓團隊成員達成共識,減少溝通成本。本文不討論表結構設計對性能的影響,也不討論數據庫設計中的范式與反范式設計。本文將從數據庫表的命名和字段的命名兩個方面展開。
數據庫表的命名使用名詞作為表名
仔細想想便可發(fā)現,數據庫表中存在的所有數據都是現實世界各種操作的結果,它們有的是中間過程結果,有的是最終數據結果。不論怎樣,它們是一份一份沒有任何動作的,靜態(tài)的記錄。而表本身就是存儲這些記錄的容器,從這樣的層面理解,表名應該采用名詞的形式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比如我們要設計一個存儲用戶邀請的表,invitation 就比 invite 更加的優(yōu)雅。
相關表采用統(tǒng)一前綴
我們知道,大型系統(tǒng)的設計往往按模塊或者子系統(tǒng)進行劃分,一個一個模塊的處理問題,保證模塊間的低耦合,模塊內的高內聚。數據庫表設計也一樣,我們可以對相關聯的表采用相同的前綴,使開發(fā)人員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哪幾個表是相關的。
比如對于用戶基本信息表、用戶的詳細信息表和用戶的微信綁定表如下的命名更可取:
字段的命名user
user_profile
user_wechat
本節(jié)先介紹幾個比較通用的原則,使得字段的含義更容易理解,描述性更強,之后進行簡單的總結分類,以便讓我們明白這些原則背后的邏輯。
使用動詞被動形式+描述性后綴
通過前面我們知道,數據庫表中的所有記錄都是靜態(tài)的結果性數據,它是由一定的用戶操作產生的。那么它是如何產生的?經過什么樣的操作產生的呢?
在解答之前先看一個例子,下面是一個簡單的 article 表結構:
id: integer
title: varchar
content: text
user_id: integer
create_time: timestamp
這樣的設計本身是沒有問題的,目前用的也很多。這個設計主要的問題是沒有體現出 user_id 與這篇文章的關系,需要經過一定的猜測和思考才能得出。create_time 雖然還比較直觀,但沒有體現出這篇文章實在過去的某個時間創(chuàng)建的。
然后我們在來看修改后的設計:
id: integer
title: varchar
content: text
created_by: integer
created_at: timestamp
通過把 user_id 替換為 created_by、create_time 替換為 created_at,使得我們更容易理解對應的文章是被指定的人在指定的時間創(chuàng)建出來的,而不需要我們的多方猜測或者查閱文檔,使得整個表結構的描述性更強。
時間區(qū)分當前時間和未來時間
英語中表時間的時候, at 一般跟一個時間點,而 in 有表示在未來的某個時間之內的意思。結合起來,筆者傾向于用 at 表示過去或者現在的時間,而用 in 表示未來的時間。比如日歷中的 event 有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概念,我覺得如下的命名是比較合理的:
starts_at 事件的開始時間,相對 ends_in 它屬于當前時間,采用 _at 后綴
ends_in 事件的結束時間,相對 ends_in 它屬于未來時間,從用 _in 后綴
其他我們比較常用的比如 created_at、updated_at、expires_in 都屬于這種類型。
使用第三人稱單數
當我們采用動詞+介詞的時候我更傾向與使用第三人稱單數,因為字段描述的這個實體是單數的,通過使用第三人稱單數,我們可以自然語言的方式表達出需要的意思。比如以 event 為例,翻譯成英語是這樣的:
The event starts at 2016-05-05 12:00:00
完全符合英語的語法,也表達了我們想要表達的意思。
區(qū)分單數與復數
單數與復數主要是對字段內容的描述,比如通知(notification)有接收人這個字段,如果我們需要通知能夠發(fā)送給多個人,那么 receivers 這樣的字段名稱明顯好于 receiver,因為 receivers 體現了通知可以發(fā)送給多個人這一個事實。
前面從四個原則出發(fā)介紹了如何讓字段更具有描述性,簡單總結下來我覺得從語義上來說,字段可以分為兩種類型:描述性字段和動作性字段。
描述性字段是對對應數據庫記錄(或者說實體)的補充說明,比如以人作為實體,那么人的身高、體重和血壓就屬于這類描述性字段。
描述性字段如果是動詞+介詞的形式,動詞需要采用第三人稱單數的形式,比如 starts_at。然后根據字段的內容,如果內容有多個元素或實體,我們需要使用復數,否則使用單數形式。
動作性字段不僅能對所屬實體進行補充說明,還能對這個實體的所涉及操作有所描述。比如我們有 article 這個實體, article 的 created_by 和 created_at 就屬于動作性字段,因為它不僅表達了 article 的創(chuàng)建者和創(chuàng)建時間這層信息,它還表達了這個 article 是指定的人被創(chuàng)建的,而不是憑空生成的。
2016年5月5日
北京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guī)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21544.html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如何優(yōu)雅的設計表結構,讓人能夠直觀的從命名中窺探設計意圖,傳達設計者的設計目的,讓團隊成員達成共識,減少溝通成本。本文將從數據庫表的命名和字段的命名兩個方面展開。 本文首發(fā)于知乎專欄,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785905 數據庫表結構設計作為后端軟件開發(fā)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是每個后端工程師都會經歷的過程。筆者也多次經歷過...
摘要:而漸進增強和優(yōu)雅降級兩種不同的開發(fā)流程,也是在我們項目初期做調研選型時會考慮的一個點。二者區(qū)別漸進增強和優(yōu)雅降級只是看待同種事物的兩種觀點。漸進增強和優(yōu)雅降級都關注于同一網站在不同設備里不同瀏覽器下的表現程度。 作為一名前端開發(fā)人員,最頭疼的莫過于瀏覽器兼容。遠古時期萬惡的IE6,到現在CSS3不兼容的IE7/8.為了保證不同版本瀏覽器都有共同或更優(yōu)化的用戶體驗,前端搬磚的我們不得不與...
閱讀 1135·2021-11-25 09:43
閱讀 1575·2021-10-25 09:47
閱讀 2471·2019-08-30 13:46
閱讀 758·2019-08-29 13:45
閱讀 1285·2019-08-26 13:29
閱讀 2994·2019-08-23 15:30
閱讀 1109·2019-08-23 14:17
閱讀 1331·2019-08-23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