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評估目標并將其拆解成任務。依據中心思考我將這篇文章分成了四小節。為了這個我們需要分成幾步,或者幾層設計。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成長,知道自己的喜歡的然后去計劃。
這次我決定不耍流氓的寫一篇雞湯,這篇是以過程到結果的文章——以前老是寫結果,總感覺不好~~。
Blabla,群聊的時候,看到一個網站有一個Most active GitHub users的排名,發現我在里面的位置是20——在我前面還有一個臺灣的同學。雖然我現在已經超過他了,但是這個榜單沒有更新。???
而實際上成為最活躍的中國大陸用戶,只是有意圖的練習的結果。。。
在我找到大四找到工作后,默默制作了一個計劃。這個計劃大概分為三步,而每一步大概會花一年時間去實踐:
用更好的方法來實現功能
Better Code & Architecture
運營(Growth Hacker)
所以,其實這也算這篇文章的三個小節。在你跟著這篇文章走之前,你需要具備一個根本的能力:能做到你想做的。
能做到你想做的: Tasking與學習能力雖然這看上去是一件很難的事,但是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這也不依賴于你是否對某一個技術棧的理解,這只實際上只是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
在扯這些廢話之前,先讓我們來看看我們是如何實現一個功能、應用的。這也是在Growth里提到的Tasking:
有一個明確的實現目標。
評估目標并將其拆解成任務(TODO)。
規劃任務的步驟(TODO)
學習相關技能
執行Task,遇到難題就跳到第二步。
以本文的寫作為例,細分上面的過程就是:
我有了一個中心思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標題。
依據中心思考我將這篇文章分成了四小節。
然后我開始寫四小節的內容。
直到完成。
而如果將其劃分到一個編程任務,那么也是一樣的:
我們想到做一個xxx的idea。
為了這個idea我們需要分成幾步,或者幾層設計。
對于每一步,我們應該做點什么
我們需要學習怎樣的技能
集成每一步的代碼,就有了我們的系統。
所以,實際上這并不是考驗你技術能力的點,而是考驗你如何劃分任務和學習能力的點。在我不斷地實現一個個系統的時候,最后我才意識到了這一點——學習能力和Tasking才是最重要的。換句話說,你現在學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后有沒有學習的能力。
有了一直想著過安逸的生活,所以就會安樂的死去。不過反正人生在世,自己開心就行,不要管別人怎么說。隨后,我發現大部分我想到的都可以實現。
那么問題來了:
用鉛筆寫字也是寫,用鋼筆寫字也是寫,用電腦打字也是寫——到底要用哪個工具來寫。
用楷體來顯示也是顯示,用宋體顯示也是顯示——到底要怎樣的實現。
這實際上就是:用更好的方法來實現功能。
用更好的方法來實現功能對于這一步來說,有太多的東西值得去探索:
更好的架構
更好的工具
更好的語言
。。。
對于語言這一點上來說,Python和Ruby是兩個不同的極端,不過看上Ruby是繼承Perl的思想的基礎上,就不多說了。Python,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方法;Ruby,一個問題有幾個方法。因而在這兩個語言來,想要快感就用Ruby,還有近年來流行的Scala。想要便捷就是Python,不容易出現別的問題。
而這些只是我得到的結論,每個人都會得到不同聽結論的。因而,探索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如圖:
所以實際上,這一步是去探索一個更廣闊的天空。我們需要知道不同的語言和技術棧的一些優勢,了解并知道如何去應用即可。
如,以前我用的是Django的RESTful方案Tastypie管理來解決問題。后來,又發現了Django REST Framework,又用它實現了原來的邏輯。大四時,我發現PHP語言中的Laravel在RESTful這件事情上,似乎很有表現力,并且更容易“部署”——LNMP。接著實習時,發現Java在部署上更不錯,它只需要一個Java包。而這個過程,只是出自于部署方面來考慮問題的。
即使現在我是一個使用Node.js的人,我還是覺得Java的打包就是優勢。
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們就知道挖掘技術哪家強?
Better Code & Architecture在實際編程的過程中,我們就會遇到很多代碼問題。在這時,我們盡管有好的架構,然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能保證從藍圖上看是對的,而不能導致質量問題。
代碼的腐爛都是源自于平時的工作習慣問題,而在很多時候是需求導致的。這些看上去就是噩夢——加班,沒有時間學習,效率低。沒有時間學習,效率低,加班。
而對于代碼質量來說,也是如此的一種循環:
而在這時可以學的東西可多了,如Bad Smell,重構,設計模式,編寫測試等等。
最后,我只得到了一個短句:
重構到設計模式
好的代碼是重構出來的。
再往深層次之上就是架構,而架構往往是一種不容易得到的。盡管我看了一系列的書:
《領域驅動設計》
《企業應用架構模式》
《領域特定語言》
《恰如其份的軟件架構》
《面向模式的軟件架構》
。。。
最后,我還是依據一本書的書名,才領悟了一本書的書名《浮現式設計》。也是同樣的話:
好的架構是演進出來的。
而這些都依賴于我們的實踐,聽信別人說的話,并不能讓我們學會什么。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
Growth Hacking當我們有了一個好的Idea,一個好的架構以及一份良好的代碼,并且我們還能將其執行下去。那么,我們還需要什么?
這也是我現在正在嘗試的領域,也是過去我想做的,但是卻找不到一個好的方向。后來,想了想就有了Growth這個APP。畢竟從一個領域到一個新的領域,最好是通過現有的領域作為過渡。
自媒體正在最近幾年內崛起,同時由于聚合網站的存在,信息在不斷地爆炸。一個好的作品、文章要傳播起來已經越來越越難了。
在現有的領域里,知乎、微博、公眾號已經開始在壟斷人們的碎片時間。一個東西可能在火了幾天之后,你就很難得到他的信息了。
所以在適當的時候去推銷,在適當的時候持續下去。
小結在那之前你需要明白的一點是,你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行業的專家?還是領域的專家?等等!
我想的是一直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單純深入一個垂直領域對我來說太枯燥了。對于我來說,我只會在造輪子的時候去研究一個輪子。而不是深入研究某個輪子,我會得到造某種輪子的方法。我只會在創造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的時候,才會深入某個領域去學習。而不是為了深入某個領域,再去學習這個領域的知識 。。
每個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成長,知道自己的喜歡的然后去計劃。
(PS: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搜索:Phodal))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若此文章存在違規行為,您可以聯系管理員刪除。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pecialneedsforspecialkids.com/yun/18818.html
摘要:本文以管理者的視角,與大家分享下我自年月入職小菜后,與前端同學一起是如何規劃團隊的技術棧的,這條技術棧上的技能點又是如何在不同童鞋不同業務中生長出來的。 Scott 近兩年無論是面試還是線下線上的技術分享,遇到許許多多前端同學,由于團隊原因,個人原因,職業成長,技術方向,甚至家庭等等原因,在理想國與現實之間,在放棄與堅守之間,搖擺不停,心酸硬抗,大家可以找我聊聊南聊聊北,對工程師的宿命...
摘要: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前端的自我成長,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話題。的確如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大學會教前端,倒是有些培訓班,會講網頁開發三劍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前端的自我成長,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話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聽了很多技術圈子的分享,有的有深度,有的循循善誘,深入淺出,但是呢,幾年下來,到底哪些用上了,哪些對自己真的有幫助了?反而有些模糊。 201...
摘要: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前端的自我成長,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話題。的確如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個大學會教前端,倒是有些培訓班,會講網頁開發三劍客。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前端的自我成長,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話題。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聽了很多技術圈子的分享,有的有深度,有的循循善誘,深入淺出,但是呢,幾年下來,到底哪些用上了,哪些對自己真的有幫助了?反而有些模糊。 201...
閱讀 1382·2021-10-14 09:43
閱讀 4226·2021-09-27 13:57
閱讀 4558·2021-09-22 15:54
閱讀 2557·2021-09-22 10:54
閱讀 2370·2021-09-22 10:02
閱讀 2113·2021-08-27 13:11
閱讀 872·2019-08-29 18:44
閱讀 1645·2019-08-29 15:20